
近日,由中建三局三公司西南分公司承建的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首個單體建筑——三岔湖小學(高新實驗小學東區)建成即將投入使用。
短短220多天的工期,這座綠色三星級(中國綠色建筑評估標準最高級別)的“L”型建筑在成都空港新城拔地而起。作為成都市人才公寓的配套項目,這所高質量高品質的小學即將為四海人才解決子女上學的后顧之憂!

動工、封頂、建成,220多天工期同類建筑速度最快
“這個項目可以說是我接手的所有項目中難度最大的,時間非常緊,7、8月份又遇上暴雨和洪澇。”項目經理張松林說道。
實際工期只有220多天,項目也創下多個第一:第一個破土動工的公建配套項目、第一個地下室封頂、第一個主體封頂、在同類建筑中速度最快。
看著眼前這棟3萬多平的建筑,你不敢想象,在10個月以前,這里還是一片空地。項目剛一開工,就遇到了攔路虎,在土石方開挖的時候,除了上面一層土,底下全是石頭,都是微風化的頁巖,非常堅硬,調來了十幾臺挖機和破碎機,但還是拿這些石頭沒辦法,最后找了一種叫“穿山甲”的機械,將這些石頭一層層勾起來,再破碎。最后再人下去,用電鎬再打。“沒想到基礎難度這么大,這么硬的地基還是第一次遇到。”有10多年經驗的工人都不禁感嘆。
去年臘月二十八,這時全市的其他工地都早已停工,但小學卻當天地下室封頂,到了正月初八又復工,由此付出的代價就是項目的管理人員都沒回家過年,而是留在了工地上。
“建設者辛勤付出,就是為了保障項目今年9月交付使用”項目經理張松林說。

充滿綠色、小街區元素,學校玻璃標準超五星級酒店
“我前后來了10多次了,學校用三個字形容就是高大上。”在多次來到學校實地查看后,三岔湖小學執行校長的石美然感慨。
小學在設計上借鑒了航站樓的理念,整座建筑充滿了綠色、小街區等元素。從外觀上看,和傳統學校有很大差別,整座建筑呈L型,一共4層,每層都留有綠色的活動空間,種有綠樹鮮花,而在四樓樓頂,更是開辟出了一塊小農場,供同學們使用。還設有專門的雨水循環系統,可以滿足屋面綠化、中庭花園以及室外景觀綠化灌溉用水。
為了體現綠色理念,學校所有的玻璃都用的都是真空三銀玻璃,而成都只有一家廠能生產,滿足不了工期的需求,又專門去陜西咸陽找了生產企業,生產好過后再拉過來。“五星級酒店一般只用兩銀,三銀玻璃要鍍膜十幾次,能更好的防紫外線等輻射,隔熱性也更好。”

承擔重要功能,將打造為標桿式學校
“娃娃在哪讀書?”
投身成都市“東進”策略,很多人都不禁要問這樣一句,而三岔湖小學就將承擔起這樣的功能。
三岔湖小學是空港新城建成的第一個單體建筑,到了2020年,還將建成人才公寓、幼兒園、中學等。來自全國各地的成都引進人才入住公寓后,孩子的教育問題也將隨之得到解決,三岔湖小學建成交付,它也將迎來自己的第一個使命,迎接三岔鎮小學的1000多名師生搬入。
石美然介紹,學校先進的硬件條件,為同學們的綜合素質提升提供了平臺,教育部門也要將該所學校打造成空港新城的標桿式學校,為就讀的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學,促進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