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月2日,美國參議院通過對美國稅法30年來最徹底的修改方案,包括削減企業稅率,并為大多數美國人提供臨時減稅。
投票結果是51票對49票。共和黨參議員全體鼓掌,副總統邁克彭斯宣讀了最后的投票結果。沒有民主黨人和無黨派人士對法案投了贊成票。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國會參議院批準稅改議案之后表示,企業稅將從35%下調至20%,但也可能降至22%,最終結果還有待觀察。此前,美國國會共和黨人稅改議案提議將企業稅下調至20%。自競選以來,特朗普一直都期望下調企業稅至15%,但特朗普隨后稱20%的企業稅是自己的“紅線”,美國財政部長姆奴欽也稱20%的企業稅稅率“不容談判”。
瑞穗證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指出,從這次投票的情況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分裂越來越明顯,還要看2018年美國聯邦中期選舉的情況,當前政治如此割裂,共和黨在明年能否掌控國會將對稅改立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根據稅改協議,該法案將公司稅率從35%下調到20%,而且還包含一項臨時條款,共和黨人此前已經決定必須在2017年通過議案,在國會未能廢除或取代負擔得起的醫療法案后,美國總統特朗普獲得了顯著的立法勝利。
根據該法案,公司稅率將從35%永久削減至20%,同時美國企業未來的海外利潤將大部分免稅回流美國。中國現代關系研究院研究院劉軍紅向記者表示,次貸危機10年以來,財政、金融政策用盡,經濟依舊平庸,美國政府債務上限不斷上升,不思增稅,反而減稅,且重點減法人稅的目標就是競爭全球資本,吸引全球資本對美投資,希望有更多的“福耀玻璃”搬到美國去。
參議院版本中,開始實施新稅率的時間點是2019年,比眾議院版本推遲了一年。據稅務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ttee on Taxation)測算,方案在未來十年內的成本要控制在1.5萬億美元以內,公司稅的部分到2027年將花費1.33萬億美元,非公司部分的稅收減免也將花費2850億美元,合計約1.62萬億美元,已經超過了1.5萬億美元,即便把稅改帶來的可能收益抵消掉,總共的成本也將超過1萬億美元。
摩根大通分析認為,如果美國稅改立法成功,將意味著美聯儲2018年加息次數會超過4次。然而,交銀國際研究部負責人洪灝向澎湃新聞分析道,現在立法尚未最終通過,稅改方案在參議院和眾議院通過的版本在時間和稅率上又都不一樣,因此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樣看來,加息基準情景還是4次。
在另一個變化中,個人和公司的替代最低稅(alternative minimum tax,縮寫為AMT,是基于防止高收入個人利用稅收優惠項目避稅的目的而作出的一種稅收安排。個人分別按正常收入和AMT收入計算個人所得稅,如果前者稅額高于后者稅額,按前者稅額納稅,如果前者稅額低于后者稅額,除交納前者稅額外,還應交納兩者稅額之間的差額即AMT稅額)不會全部廢除,而這一部分是特朗普當初提倡稅改中很重要的一項。
民主黨人堅決反對立法,甚至一些著名的保守派,認為親富裕階層的不成比例的減稅將在未來十年增加至少1萬億美元的聯邦財政赤字。洪灝稱,減稅將大幅增加赤字,類似上世紀80年代的里根的第一個經濟改革法案,而當時這一改革導致赤字大幅增加,通脹飆升,美國經濟在經歷短暫的繁榮后也步入衰退。
國會預算辦公室本周早些時候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立法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納稅人實際上將被置于更糟糕的狀態。據國會預算辦公室的說法,這一舉措將提高醫療保險費率,1300萬的人在2027年將失去的保險。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美國財經作家米歇爾·渥克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稅改要最終通過必須確保“收入中立”,不能增加新的赤字,而從現在的方案看來幾乎是不可能,已有多項研究表明最后買單的仍將是中產階級,而富人的稅將會得到削減。
美國稅收政策中心(Tax Policy Center)的研究測算,到2027年,年收入在50000美元到75000美元的有子女的家庭每年的稅收平均將增加230美元,年收入在40000美元到50000美元的有子女的家庭的負擔更重,年平均稅收將增加240美元。換句話說,減稅計劃實際上增加了中產家庭的稅收負擔。
稅務聯合委員會發布了另一份報告表示,即使在考慮經濟增長之后,參議院的法案也會為赤字增加1萬億美元。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赤字將增加1.4萬億美元。接下來,兩黨還將就方案細節進行談判,沈建光認為最終的方案力度不會那么大,但是為了應對市場預期對經濟的刺激,貨幣政策將收緊,而這兩方面都將對中國有外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