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預期、弱現實主導盤面;高庫存和高產量依舊,疊加疫情不確定;因而以偏弱波動為主。
1.市場表現
本周,玻璃期市繼續呈現偏弱波動。這主要是全國多地因疫情嚴重所至。基本面上,政府穩增長的決心是大的,決定下調貸款準備金率以提振市場。然而,現實依舊偏弱,傳導到實際工作量需要時間。另外,成本端純堿表現較強,因而玻璃期價回落有限。估計,玻璃將呈現偏弱的調整,以尋求底部支撐。
2.影響因素及分析
現貨方面,本周浮法玻璃現貨報價處弱穩狀態。昨日沙河安全實業5.0mm大板報價企穩在1816元/噸,與期貨主力2205合約的基差為-204元/噸。因疫情多點散發,下游需求依舊不振。
庫存方面,全國樣本企業庫存總量為6726萬重量箱(約336萬噸),周環比+2.53%;較去年同期+148%,庫存天數增至33天,連增8周,刷新2020年5月中旬以來新高。看來,在疫情影響下,物流受阻,庫存處在增長中;亦表明需求偏弱。
生產方面,至3月底,全國浮法玻璃生產線共計304條,在產260條,日熔量共計17.25萬噸,月環比-0.80%,同比+2.77%。月內產線冷修2條,改產5條,暫無點火線。可見,產能利用率略降為85.5%。但總體上產能及產量仍比往年高些!
從供需求情況看,當下玻璃企業利潤微薄,下游訂單改善并不明顯,導致庫存繼續增加。這與國內疫情多點爆發相關聯。后期,隨著疫情消散、房產和基建回暖,終端需求終會有所好轉;但是,更可能是房產反彈力度低于預期。
宏觀方面,短期看,影響市場的主要矛盾是:上海及多地疫情爆發。至今,尚無法斷定疫情很快過去。中長期看,今年寬信用和穩增長是國內經濟的主基調,估計GDP增長在5.5%水平。消息上,國常會再次強調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或許,降準很快就會落地。如此看來,強預期和弱現實的矛盾依舊存在,且主導著市場。隨著二季度傳統淡季來臨,房地產和基建引發的需求量很可能低于預期。因此,宏觀預期的支撐力度有望削弱。
3.結論及策略
盡管疫情影響仍在,但多地物流運輸好轉。宏觀預期向好又有降準加持;只是地產表現弱于預期。當下,玻璃庫存繼續增加且產量偏高;因此,現階段以偏弱波動為主,以尋求底部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