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公司產量、銷量都比前年提高了30%,今年我們新上馬了生產線,產能大幅提升,必將實現‘開門紅’。”2月25日,市政協七屆五次會議一結束,市政協委員王建曉便趕回浙江晶泰玻璃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公司總經理的他,回到公司后就一頭扎進生產車間。
晶泰玻璃是一家專業生產防彈(砸)、防火、鋼化、夾層、中空、單向透視、納米節能等系列特種玻璃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在繁忙的生產車間里,一塊塊晶瑩剔透的玻璃如同在生產線上跳舞,又似跳動的音符,難怪王建曉說:“‘晶泰’玻璃‘會唱歌’。”隨著采訪的深入,記者漸漸明白了“會唱歌”的真實意思:一方面是指企業通過技改增強硬實力,另一方面指企業重視人才軟實力的培育。如同一首好歌需要有好嗓子來演繹才圓滿。

工人在鋼化玻璃生產線上忙碌。
全自動切割機、全自動高速智能雙邊機生產線、全自動玻璃四邊磨邊機生產線、方陣式中紅外強制對流連體鋼化爐……在1.2萬平方米的生產車間,王建曉邊走邊介紹,這些嶄新的生產線,于去年底和今年初投入使用,不僅生產效率提高了40%,產品質量也更有保障。
“公司去年投資一千多萬元,對特種玻璃生產線進行了智能化技術改造,大部分新機器安裝到位并投入使用,技改后在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上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春節后,開工第一周,一線工人逐漸摸透了新機器的“脾性”,研發部部長蔡土華等公司高層每天“泡”在車間里,緊盯生產情況,一刻也未松懈。
“我們有一批很好的員工,有不少人和我一樣是外地人,今年大多留衢過年,讓企業節后能早開工,這對去年技改成果的快速銜接與運用非常重要。”王建曉認為,“人”是企業發展最關鍵的因素,所以,企業在衢投產14年來,一直將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設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技術員檢測機器運行狀況。
“我們這些外地員工,在晶泰工作了十來年,基本上在東港、沈家買了房。”公司計劃部部長王滿香和丈夫都是湖南衡陽人,同在晶泰公司工作,以前住在公司宿舍樓,前幾年在東港買了164平方米的新房。“兩個小孩都在衢州上學,準備把公公婆婆接到衢州一起生活,衢州就是我們的第二家鄉。”王滿香說。
“衢州在打造四省邊際中心城市,我們公司也有相同的目標定位。”市兩會的勝利召開,讓王建曉對公司今后的發展更有信心,他表示,晶泰公司的定位是打造四省邊際玻璃行業領軍企業,立足衢州,開拓壯大周邊省市的市場。
至此,記者對“晶泰”玻璃“會唱歌”又有了新的、更深的認識,那就是好歌、好嗓子,還得加上好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