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白浮法玻璃是一種新的浮法玻璃品種,是采用浮法玻璃工藝生產的一種具有高可見光透射比的平板玻璃。其化學組成中的Fe203含量小于0.015%, 其3mm厚度的玻璃產品的可見光透射率一般在91.5%以上,具有晶瑩剔透的特性,可以提高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率,又被稱為低鐵浮法玻璃。該產品兼備優質浮法玻璃所特有的可加工性能,具有良好的光學性能、物理性能和機械性能等,可廣泛應用于高檔建筑的內外裝修、薄膜太陽能電池基片、高檔家具和玻璃深加工等領域。其所具有的高檔品質和高附加值優勢已日益引起業界的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浮法玻璃生產企業開始將產品更新換代的目光投向超白浮法玻璃。
雖然超白浮法玻璃是采用浮法玻璃工藝進行生產,但因其產品必須具有高可見光透射比,因此,其在原料、配合料制備、工藝特性以及熔窯耐火材料的材質等方面都與普通浮法玻璃有所不同,現簡要介紹如下:
普通無色透明浮法玻璃化學組成中的Fe203含量為0.08%,而超白浮法玻璃化學組成中的Fe2O3含量為小于0.015% , 其Fe203含量僅為前者的18%左右,因此,超白浮法玻璃生產對原料中的鐵含量的限制極為嚴格。作為超白浮法玻璃主要原料的硅質原料,一般要求其Fe203含量低于0.006%, 并對含欽、銘等難熔重礦物的粒徑及含量也有嚴格限制;石灰石、白云石和氫氧化鋁等原料中的Fe203含量一般要求小于0.015%, 由于普通長石中的Fe203含量往往較高,也有企業使用工業氫氧化鋁取代長石來引入氧化鋁成分的案例。
在普通浮法玻璃配合料的制備過程中,混合、貯存和提升運輸過程中往往會混入一定的機械鐵雜質。在超白浮法玻璃配合料的制備過程中,除采用電磁除鐵器以外,還必須在上述原料制備的各個關鍵環節采取襯膠或內襯耐磨鋼板等相應的降鐵措施,嚴格限制機械鐵雜質的混入。
由于超白浮法玻璃化學組成中的Fe203含量遠低于普通無色透明浮法玻璃,而Fe203含量的變化對玻璃熔化過程的熱傳遞有直接影響,因此,其工藝特性與普通無色透明浮法玻璃有顯著不同,主要反映在超白浮法玻璃的熱導率高,透熱性好。生產超白浮法玻璃時,熔窯內玻璃液的流動有兩大特點:(1)玻璃液平均溫度較高,而玻璃液黏度相對低,玻璃液在水平方向上的對流強度較大,成型環流在澄清區停留時間相對較短;(2)在整個池深方向垂直溫度梯度與黏度梯度明顯要比普通無色透明浮法玻璃小,池底溫度要高6%左右,上下溫差相對較小,對流也相應減少,氣泡的排出比普通無色透明浮法玻璃更為困難。正是由于超白浮法玻璃所具有的上述玻璃液流動特點,導致玻璃液的澄清和微氣泡控制困難,必須根據其低鐵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制訂適宜的熔化工藝制度,合理確定熔化回路和澄清回路的熱負荷,同時保證其具有較強的氧化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