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晚,金晶科技公布2018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金晶科技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3.81億元,同比增長26.49%,實現歸母凈利2.02億元,同比增長94.5%,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業績同比增長達到了98.97%。截至8月17日,建筑材料行業共14家A股上市公司公布半年報告,金晶科技的營收、業績、扣非后業績增長幅度,分別排在了第5、第12、第8。
從負債與現金流情況看,上半年金晶科技基本保持平穩。其中,資產負債率為55.56%,較一季度增加1.06個百分點。賬面上擁有貨幣資金18.01億元,較一季度增長49.58%。同時,上半年實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4.99億元,同比增長5.75%,而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公司產品結構調整所致”。
根據半年報表述,今年上半年,金晶科技“公司玻璃、純堿業務分別實現收入13.13億元、1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18%、24.03%”。

(制圖: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數據來源:巨靈財經)
從行業市場看,玻璃與純堿市場維持了近幾年高位運行的態勢。1~6月,期貨走出了趨勢性上漲行情。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從4月的1250左右最高漲至1494。從供需層面看,玻璃行業是全國去產能情況較好的行業之一,2014年起行業產能逐漸走低。而國內純堿市場價格變動較大,由年初的最低價1615元/噸一路飆升到6月30日的最高價2150元/噸,漲幅達13.31%。市場人士普遍預測,在新一輪環保督查下半年開啟、上游原輔材料價格上調、下游需求提升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下,下半年國內純堿價格將在2000/噸的高位上下震蕩。
近幾年玻璃與純堿的價格提升、需求旺盛,直接帶動了金晶科技盈利的逐年提升。在半年報,金晶科技將營業收入增長的原因,直接的歸結為“主要系產品銷售價格、銷售數量變動及產品結構變化所致。”同時,金晶可以也表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抓住主導產品玻璃和純堿維持市場價格相對高位的有利時機,積極通過技術研發和管理創新來降低產品成本、優化產品結構,克服不利因素影響,同比實現了經營業績的大幅增長,為未來發展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從金晶科技的表述也能看出,降本增效同樣是盈利提升的重要原因。2017年底,金晶科技銷售凈利率水平為2.6%,2018年上半年,提升至了8.71%,增長了3.3倍左右。

(制圖: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數據來源:巨靈財經)
從上圖可以看出,無論是代表投資收益能力的凈資產收益率(ROE),還是關系盈利質量的銷售凈利率、銷售毛利率,以及反應經營效率的成本費用利潤率,在數年間金晶科技都有了長足的進步。ROE水平從2015年上半年的-1.93%,提升至4.69%,屬于行業較好水平,而成本費用利潤率,更是從2015年中的-4.62%,提升至10.13%,這也說明了金晶科技在提升內控、提高資本利用效率方面取得了階梯性的進步。
在半年報中,金晶科技表示,提升經營效率,主要通過“明確目標責任,完善考核措施,全力提升管理水平”、“科學組織生產,通過優化工藝操作,實現穩產、高產、安全生產”、“創新營銷管理模式,靈活確定營銷策略,提升營銷能力,深化‘以經營客戶為中心’的營銷管理理念,穩定各區域市場終端客戶占有率,同時優化渠道,調整產品結構,并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靈活調整營銷策略”等具體工作策略實現的。
在年中舉辦的“動能轉換、產業升級——山東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金晶科技董事長王剛提出,金晶科技的目標是“細分市場行業第一”。他表示:
中國玻璃和純堿行業的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地變化,行業的集中度越來越高,行業的目標市場越來越細化,這為金晶科技迎來了新機遇。
“金晶科技作為玻璃、純堿行業領軍企業的引領作用將越來越大,企業的盈利能力將越來越強。”王剛同時表示,隨著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金晶科技所代表的玻璃和純堿的優質產能將會成為稀缺資源。
在這次研討會中,王剛還表示:
通過邁向高附加值產品,金晶科技擁有了將毛利率從20%水平瓶頸提升至40%水平的突破空間。
從業務拓展、產品升級戰略來看,近年來金晶科技依托創新能力、技術積累、產品轉化等方面的布局,具備了實現終端突破的能力,以新產品向終端市場延伸。就此,不但打通了上下游產業鏈、拓展了業績增長想象空間,更為金晶科技成為細分市場行業第一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