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意見》在玻璃行業將帶來怎樣的實質性影響?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現狀能否因這份文件的出臺真正有所改善?在化解“過剩產能”上有何新措施?

《意見》不僅是國務院一系列產能過剩行業實現脫困發展產業政策的組成部分,也是玻璃行業“十三五”期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綱領性文件。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表示: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和玻璃行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意見》的出臺為玻璃行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對于玻璃行業的重要意義,在于指導玻璃行業盡快扭轉經濟下滑勢頭、提高運行質量,盡快實現脫困增效;在于提升行業信心,激發行業創新活力,從而凝聚智慧、形成合力,共克時艱;在于加快推動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促進轉型升級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實現玻璃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打好基礎。玻璃行業要抓住機遇,嚴格執行政策要求。
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認為,《意見》抓住了玻璃行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矛盾這個關鍵,既著眼于解決穩增長增效益、促進脫困增效這個行業最為緊迫的現實問題,又著眼于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化解產能過剩和健康持續發展中長期目標;既有具體目標,又有落地的措施;既有強制性的要求,又有鼓勵性的扶持,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基于平板玻璃存在的主要問題,《意見》提出了壓減過剩產能的途徑,分別是強制性的“嚴禁新增產能”,強制性的“淘汰落后產能”,引導性的“推進聯合重組”,以及鼓勵“限產”。
《意見》還給出了加快轉型升級的具體途徑。
《意見》提出:通過“發展高端玻璃”等引導玻璃行業實現轉型升級。提高建筑節能標準,推廣應用低輻射鍍膜(low-e)玻璃板材、真(中)空玻璃、安全玻璃、個性化幕墻、光伏光熱一體化玻璃制品,以及適應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需要的節能門窗等產品。積極發展建筑用防火玻璃板材、電致變色玻璃等新產品,結合發展設施農業和建設美麗鄉村,開發農業種植和觀光大棚所需的結構功能一體化玻璃板材及制品等,明確了向高端轉型發展的方向。
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表示,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和玻璃行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意見》的出臺為玻璃行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對于玻璃行業的重要意義,在于指導玻璃行業盡快扭轉經濟下滑勢頭、提高運行質量,盡快實現脫困增效;在于提升行業信心,激發行業創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