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河北南玻玻璃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作人員正在操作加速輥道設備。記者李泳辰攝
10月22日,在位于永清經濟開發區的河北南玻玻璃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塊塊長6.44米、寬3.66米的浮法玻璃,被巨大的機械手輕輕抓起,整齊碼放在貨架上,生產過程緊張而有序。
河北南玻擁有國際領先、國內首條“一窯兩線”生產工藝超白玻璃生產線。該公司總經理助理韓艷麗介紹:“這項生產工藝,以低于同行業20%的熱耗水平,生產出兩種不同厚度的玻璃,開創了玻璃制造業柔性化生產技術的先河。”
目前,河北南玻的產品廣泛應用于高端建筑、家電、車載觸摸、高端制鏡、太陽能光伏、高端電子玻璃等領域,占據河北省內高端建筑市場份額70%、國內高端建筑市場份額20%,國內超白浮法特種玻璃制造行業高端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位。
取得如此驕人成績,關鍵在于科技創新。2014年,面對玻璃市場低端產品白熱化競爭、高端超白產品嚴重依賴進口的嚴峻形勢,河北南玻提出對900t/d窯改造升級為“一窯兩線”的設想,一條線生產超白超薄玻璃,一條線生產超白超厚玻璃。
“一窯兩線”前無古人,沒有可借鑒的經驗。對此,河北南玻玻璃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長軍堅決停掉900t/d生產線,帶領研發團隊晝夜攻關。經過近2年艱辛困苦的攻堅鏖戰,2016年8月18日,河北南玻“一窯兩線”建成點火,并且窯爐結構安全穩定,完全滿足節能降耗、多品種柔性化生產工藝要求。
這一創新,讓河北南玻在浮法玻璃領域率先打破了傳統的浮法生產模式,做到了一個窯爐同時在兩條線生產兩種厚度、從1.3毫米到19毫米超白超薄超厚玻璃,實現了柔性化生產,滿足市場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生產工藝國際領先,有效填補了國內空白。該公司還參與起草了五項國家標準、七項行業標準,真正成為中國玻璃行業規則的制定者。
與此同時,河北南玻利用自身研發力量,借助南玻集團研發技術平臺,先后與北京工業大學、燕山大學、大連工業大學開展產學研合作,累計獲得各類專利126項,在申專利40余項,真正做到核心科技“為我所控、為我所用”,通過技術引領、品牌暢銷、品質取勝,持續保持著在玻璃市場的領先地位。
目前,河北南玻年產特種玻璃48萬噸,被廣泛應用于多項國際、國內標志性建筑,是雄安新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超白玻璃原片指定供應商,是北京冬奧會場館第一供應商。此外,該公司生產的家電玻璃以“零缺陷”的產品質量,進駐海爾、美的、創維等多家知名家電企業;成功打破美國電子玻璃巨頭康寧公司壟斷,與國內頂尖電子產品制造商藍思科技成功合作,首次進軍車載觸摸顯示行業,實現了轉型升級的重大突破。
“圍繞推進節能降耗、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我們累計投入1.5億元購買和安裝各類環保設備,確保一年365天始終正常使用。”韓艷麗介紹,目前,從原料進場,到入窯成形、退火切割,再到堆垛包裝、裝車出廠,整個生產流程實現全封閉和污染物的超低排放;廠區還建有光伏發電設備,生產用電自給率三分之二以上,真正把綠色循環低碳發展要求落到實處。
近年來,河北南玻先后被認定為“河北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河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河北省超白玻璃功能材料技術創新中心”等稱號,是國內平板玻璃首家環保A類企業,成功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37億元,納稅1.3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2%和223%,在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方面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建一流團隊,做一流產品,為關乎國計民生及區域性標志的項目服務,這是我們始終如一的追求。”王長軍表示,河北南玻將繼續堅持“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發展思路,瞄準行業前沿領域,加大研發資金投入,提升自主研發能力,通過走“專精特新”之路,帶動整個玻璃行業轉型升級,爭做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安全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引領者,一直讓南玻之光照亮中國、閃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