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湖新灘新區是承接武漢市產業轉移的重點地區,由武漢經開區與洪湖市于2013年開始共建,經4年發展,目前已有26家企業投產,30家企業在建,年產值超過10億元。
作為第一批入駐企業,長利玻璃發展迅猛,去年產值3.5億元,是目前新灘規模最大的企業。
長利玻璃曾是武漢有名的污染大戶,轉戰洪湖新灘后,通過技改升級,節能降耗,成為洪湖市的“香餑餑”。目前,洪湖市委書記直接對口聯系長利玻璃,市委組織部參與協調解決企業難題。
投5500萬元建環保設施
長利玻璃公司前身是武漢市玻璃廠,原廠區位于白沙洲附近的洪山區張家灣,曾是該省玻璃行業龍頭企業。由于生產排放大量濃煙,嚴重影響附近居民生活。僅2015年,洪山區環保局接到有關投訴80起。
“原廠區污染大,但受限于條件,環保改造存在困難,搬遷是遲早的事。”長利玻璃董事長易喬木介紹,2014年,長利玻璃決定在洪湖新灘動建新廠。去年1月,長利玻璃張家灣廠區全面停產,同年3月,洪湖新灘工廠投產。
“如果不解決環保問題,長利玻璃到洪湖同樣會被列為‘不受歡迎對象’。”該公司在新廠投入5500萬元,實施脫硫脫銷煙氣治理工程,各項排放指標全部滿足國家標準。

長利玻璃洪湖公司副總經理胡金祥介紹,玻璃生產排放的煙氣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等污染物。安裝最新的環保設施后,煙氣先通過余熱鍋爐降溫,進入電除塵裝置,再通過SCR脫硝反應器、NID脫硫反應器,最后經過布袋除塵器后排放。今年一季度監測數據顯示,該廠排放二氧化硫濃度為200毫克/立方米(國家標準400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濃度為360毫克/立方米(國家標準700毫克/立方米),顆粒物排放濃度為10毫克/立方米(國家標準50毫克/立方米)。溫度達500攝氏度的煙氣通過余熱鍋爐降溫時,還能利用熱能發電,每天發電量達7.6萬千瓦時,供生產使用。
如今,站在玻璃廠區內,只看到煙囪冒出白色的水蒸氣,無刺鼻氣味。
發展特種玻璃與新材料
企業重新成了“香餑餑”,但易喬木依然有危機感,“國家要求鋼材、水泥、玻璃等行業去產能,我們也要轉型升級,不能拼產量,而要提升制造工藝,生產高附加值的特種玻璃。”
據介紹,長利玻璃正不斷豐富產品系列,包括低輻射鍍膜玻璃、鋼化玻璃、中空玻璃等,二期項目建成后,還將生產汽車玻璃,成為整車企業供應商。
目前,長利玻璃投資成立武漢長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專門從事新型材料研發,“太陽能玻璃”是其參與項目之一。該項目由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武漢理工大學教授程一兵主導,玻璃產品通過涂層采集太陽能發電,可作為新興材料應用于建筑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