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琉璃看中國,中國琉璃看淄博。初夏的淄博綠意盎然,記者走進世界規模最大的手工熱塑琉璃生產制造企業——淄川區龍泉鎮尚莊村南的淄博振華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一件件琉璃成品在白色展示柜上栩栩如生,白菜、石榴細致逼真,嫩綠、深綠、青紅、藍白等色彩語言講述著琉璃背后的故事。


展示臺一角,一個明黃勐虎造型的琉璃吸引了記者的目光。“這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一君設計的《虎步迎福》,采用古法琉璃技藝燒制完成。作品以青銅器和玉雕文化元素為創作靈感,以乳釘紋、云紋以及幾何形體構成勐虎形態。整體造型壯碩、質樸簡約、寫意生動,方正棱角與圓潤靈動相得益彰,詮釋了‘方圓之道’的中華傳統文化智慧,彰顯氣魄剛勇、拓步前行的精神內韻。”淄博振華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京田向記者介紹道。

如此純凈若水的琉璃,要在上千度高溫的火爐中歷經鳳凰涅槃般的淬煉。
記者來到生產車間,一群工人們正在熊熊燃燒的火爐旁大汗淋漓地忙碌著,他們手持鐵棒,穿梭于爐火與制作臺之間,或吹、或捻、或拉、或展,在來回數十次的燒制與塑型中,晶瑩剔透而又栩栩如生的琉璃作品悄然而生。琉璃是“瞬間的藝術”,這也決定了每一件琉璃制品的唯一性。


淄博琉璃起源博山,博山琉璃曾作為宮廷貢品,名噪一時。新中國成立前,博山琉璃也是我國琉璃界的翹楚,此時,博山琉璃均為家庭作坊,各作坊獨立作業,個體經營并獨自銷售。淄博振華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如今成長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手工熱塑琉璃生產制造企業,但多年以前,這里也僅僅是一家投資10萬、員工只有七八人的小作坊。

“我們淄博振華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是繼博山美術琉璃廠后的第一個民營琉璃企業,成立于1988年。目前,淄博振華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共有從業員工200多人,各類技師、技工大師100多人,年產各類琉璃藝術品120余萬件,產品遠銷美英法意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據陳京田介紹,公司先后獲得“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玻璃器皿分會副理事長單位”“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型示范基地”“國家AAA級景區”“山東省中小學研學旅行基地”“山東省技師工作站”“山東省工業設計中心”等榮譽稱號。

自2015年始,振華琉璃先后投資3000余萬元,建設中華琉璃文化創意園。充分融合傳統、現代與古典元素,深度結合琉璃文化藝術,集琉璃產品研發設計、現場制作、展覽展示、文化旅游、研學體驗、技術合作、教育培訓于一體,設置琉璃制作體驗區、琉璃文物展覽區、琉璃精品收藏區、旅游產品銷售區、室外琉璃裝置藝術區,供國內外游客觀賞、休閑、體驗琉璃帶來的生活之美。“目前,我們園區已經陸續接待了超過50萬的國內外游客朋友。”陳京田說。
從更大的背景來看,文化創意產業被山東省列為“十強”產業之一,同時又是一個為其他產業賦能的產業。而陶琉作為淄博的一張靚麗名片,只有文化創意與陶瓷琉璃產業融合,陶瓷琉璃產業才能更好的拓步前進。

“在產品創新上,振華琉璃反復嘗試橫向發展的可能性,如與琺瑯、貴金屬、不同材質乃至不同行業的結合,同時積極推進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的結合——引進新型攪拌機、研究升級成型爐、改良退溫工藝、改進拋光配料傳統等,為大幅提升琉璃品質、促進行業工藝迭新作出了突出貢獻。創新,才是一個企業的永恒”。陳京田對公司的未來這樣說道。
“山東手造”作為全新的山東文化創意品牌,創新發展手造新業態、新產品、新模式,全面助推傳統產業升級,形成“山東手造”產業新動能。淄博振華玻璃有限公司積極參與到“山東手造”當中來。陳京田表示,希望能乘著“山東手造”的東風,做大做強山東本土的“手造”品牌,也希望通過產品和機制創新、對卓越品質的追求,推動淄博琉璃的傳承和進一步發展,為“山東手造”這塊金字招牌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