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我國最新“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要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智慧建造、綠色節約等新型建造理念,是行業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此背景下,2019年,碧桂園將發展定位為“為社會創造幸福生活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積極投身高科技產業發展,集20萬名員工、1000多名博士的智慧,助力國家科技進步。
2018年碧桂園成立博智林機器人公司,研發應用以建筑機器人、新型裝配式建筑、BIM技術為核心的智能建造體系,努力實現安全、質量、時間和效益的完美結合,引領建筑行業的變革,并同步推進餐飲、醫療、農業、社區服務等各類機器人的研發、制造與應用。
2020年3月20日,碧桂園核心戰略聯盟企業—湖北住方科技有限公司兩期總投資超16億的智能智造基地,在湖北省咸寧市赤壁高新技術工業園舉行首期開工儀式,在9個月后的2021年1月已開始投產,一舉刷新赤壁項目建設速度的紀錄。

9個月,亞洲最大智能門窗制造基地投產使用
驅車駛入位于湖北省咸寧市赤壁高新工業園區的南港大道,沿路觀看,一座規模巨大的灰色工廠映入眼簾。11萬㎡的廠房,足有18個標準足球場大小,這座灰色工廠正是位于赤壁高新工業園區的湖北住方科技有限公司。走進園區,工人們正在進行綠化工作,整座生產園區占地200余畝,建有智能門窗工廠和智能玻璃工廠。而在湖北住方科技智能門窗生產車間,數條生產線正在忙碌生產,智能生產線也在緊張調試安裝,整個生產車間將升級為歐洲工業4.0生產線。

“廠房面積不僅大,而且全部采用智能化控制,從材料到成品,一條流水線就能完成。”項目基建經理張彪介紹道。湖北住方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智能門窗綜合科技型企業,主要以智能制造、大數據、物聯網技術等方式,為客戶提供智能門窗專業化解決方案和工程服務,并在湖北赤壁成功打造目前亞洲最大的智能門窗制造基地。


去年3月,這里還是一塊空地,在短短9個月的建設時間里,歷經了疫情及洪水等諸多不可抗力影響,湖北住方科技有限公司依舊克服困難如期蓋起了廠房、檢測和實驗室、研發中心、產品展廳等。
2019年,住方科技有限公司看好赤壁市的營商環境、區位優勢,簽約落戶高新區。據碧桂園湖北產城公司負責人張昭介紹,住方科技赤壁智能門窗產業項目預計將在2021年提供1000多個工作崗位,計劃初期快速實現年產值15億,利稅1億元,并與意大利、德國、瑞士等國家的知名企業進行戰略合作,并逐步實現單廠400萬平米的產能。
獲多項國家專利證書,筑高科技“護城河”
此次赤壁住方科技智能門窗產業基地的投產使用,正是對碧桂園集團提倡“積極投身智能制造,發展科學技術”戰略方向的具體實踐。
近幾年,智能家居的普及,讓智能化裝飾逐漸成為家居裝修中的標配,尤其是在一線城市,物聯網普及的趨勢正進一步加速和擴大。作為整裝輸出的一部分,門窗在智能家居的發展中開始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且門窗作為與外界環境最大的交互工具可更大地延展。
自有核心技術是創新型企業安身立命的根本。住方科技持續招攬高科技人才,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合作,擁有包括IE工藝資深專家、精益生產、軟件工程師,各類研發設計、智能制造、信息化專業團隊,更與意大利飛幕集團、德國SAP和KLAES軟件、瑞士百超玻璃設備等全球知名廠商達成戰略合作,加大馬力筑造科技“護城河”。
據住方科技華中基地總經理王健介紹,“隨著公司對創新和研發的大幅投入,未來預期會逐步推出智能門窗,不僅可以遠程控制,還能充當室內家居衛士,更能通過門窗改善室內空氣環境,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在關鍵領域擁有一批自主核心技術,重點聚焦智能化工廠應用和智能門窗研發,通過大數據和物聯網,把精確的信息分發到每個流程,從研發、制造到交貨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嚴格把控產品質量,讓生產制造升級,實現數據賦能。其中首創落地門窗工程及APP平臺,設計軟件實現一體化集成信息鏈,將全國各項目和制造基地的所有業務數據、工業設備數據使用華為云服務進行安全存儲和大數據分析,實現人、設備、軟件的自動化集成。

截至2020年底,住方科技已擁有42項專利,2項發明,并且和歐洲的技術專家深度合作,在節能環保方面獲得多個國家實用性專利。以節能推拉窗為例,通過加寬設計下軌道,極大地提高了窗戶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型材內表面的溫度與室內溫度接近,降低室內水分因過飽和而冷凝在型材表面的可能性,能夠減少1/3的通過窗框的散失的熱量,減少能量的消耗,減少了由于空調和暖氣產生的環境輻射,360度全環繞pvc蓋板設計,且在同一等溫線上,不會出現冷橋點,隔熱性能更佳。
融產業力量,碧桂園與湖北發展共啟新途
2019年初,碧桂園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提出“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的全新定位,明確地產、機器人、現代農業三輪驅動的業務框架。
以地產、農業和機器人為“三駕馬車”,碧桂園與湖北新型城鎮化的新征途不僅體現在以住方科技為代表的科技領域,更體現在與一粥一飯密切相關的農業領域。2018年6月,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通過布局現代農業的全產業鏈,讓糧食不僅產于“地”,更產于“技”。
“碧桂園在湖北持續深耕漢南,打造‘中國種谷’項目。在‘武漢中國種都’戰略和‘漢南種業小鎮’規劃的雙重引領之下,聚力打造世界農業領域的‘中國芯’。‘中國種谷’項目總用地規模近3000畝,總投資約80億元,以‘院士領銜、科研支撐、平臺推動、產業孵化’為基本發展路徑,以基因育種為切口,旨在建設集研發創新、科技示范、展示交易、產業孵化、科普教育、體驗觀光為一體的國際種業產業創新高地,助力農民增收與鄉村振興,帶動區域農業轉型升級”。碧桂園湖北產城公司負責人張昭介紹道。

以這一系列項目為新的開端,在更多城市的進駐,更多產業的拓展之間,碧桂園將發揮更大的一“碧”之力。
楊國強在多個場合強調“中國的城鎮化、現代化勢不可擋”,一直以來碧桂園以“造城”集群效應,堅持做中國新型城鎮化的身體力行者,通過產業縱深為實體經濟持續助力中國城鎮化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