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動態顯示,行業風向標沙河地區部分企業玻璃價格上調,累計漲幅在0。2元至0。5元/平方米;華南地區部分企業近期也小幅上調了報價,漲幅在0。1元至0。2元/平方米;華中地區龍頭企業也試探性跟漲0。1元至0。2元/平方米。相關廠家表示,隨著天氣轉暖,企業上漲意愿較大。現階段企業主要促進庫存銷售,以實單洽談為主。
今年供給側改革作為政府工作重點,去產能和去庫存將迎來較大力度推進。據悉,繼鋼鐵、煤炭之后,玻璃、水泥、造船、電解鋁等行業的去產能路線圖也逐漸明晰。當前工信部等有關部門正在就淘汰上述行業落后產能制定相關意見,讓所有落后產能淘汰依據法律來進行,設置了環保、能耗、質量、安全和技術等紅線,凡是有一項不達標的相關產能必須退出。
各地方政府也在密集出臺配套措施,化解平板玻璃等行業過剩產能。近日廣東省正式印發2016-2018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方案,提出到2016年底,全省國有關停企業全部出清;2017年底,全省國有特困企業基本脫困;到2018年底,基本實現“僵尸企業”市場出清。同時,嚴格控制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生產能力,將平板玻璃產能控制在1億重量箱以內。貴州省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貴州全省完成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玻璃24萬重量箱,涉及水泥、平板玻璃等35戶企業。
從需求端看,玻璃下游需求主要與房地產相關,目前浮法玻璃產能利用率為63。51%,同比去年下滑5。04%,產能利用率創出10年來新低,停產率36。49%創歷史最高。目前玻璃行業盈利水平較差,浮法龍頭華爾潤已宣布破產,市場出清出現加速跡象。2015年平板玻璃產量73863萬重量箱,下降8。6%;全國平板玻璃產能利用率為69%左右,較上年降低10%。
平板玻璃作為建材行業產能過剩的重點領域,2016年工信部將大力推進去產能,遏制企業產能盲目擴張。同時,嚴格執行能耗限額、污染物排放等強制性標準,倒逼競爭乏力產能退出。另外,下游房地產新開工投資的回升也為平板玻璃提供市場支持,行業盈利水平有望得到一定程度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