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下,中國市場依然是外資企業青睞的投資熱土。
近日,作為全球三大玻璃基板企業之一,康寧公司在其顯示科技業務在華發展二十周年之際宣布,二十年間康寧顯示科技在中國累計投資超過60億美元,目前公司全球70%的產能均布局在中國大陸。未來,康寧也將以技術創新與生態共建為基石持續深化在華發展。
數據顯示,當前,我國新型顯示產業規模全球第一、液晶面板產能規模全球第一。但在二十年前,雖然我國顯示產業才剛剛起步,不過,外資敏銳的嗅覺早已捕捉到了潛在的市場機遇。
玻璃基板是制造液晶面板的主要原材料,占所有原料成本的70%。對于液晶面板生產企業而言,誰在玻璃基板生產上擁有主動權,誰就在市場上有更大的話語權。按照2005年液晶玻璃基板的市場占有率統計,全球市場被包括康寧、旭硝子、電氣硝子等公司瓜分,其中,康寧居于絕對優勢地位,占有58%的市場份額,電氣硝子占15%。
2005年前后,兩大玻璃基板龍頭相繼進入中國大陸設廠。康寧顯示科技與本土面板龍頭企業京東方開展業務合作,并隨后建立其在中國大陸的首座玻璃基板工廠,完成顯示產業核心材料在本土的戰略布局。而電氣硝子也攜手上廣電集團旗下的上海廣電光電子有限公司,合資建設液晶用玻璃基板生產線。

此后,隨著國家提出大力發展高世代面板線,中國的液晶面板行業迎來高速發展時期,打破了日韓市場對中國的壟斷,摘掉了中國“少屏”的帽子。
這一發展歷程,背后也少不了上游玻璃基板廠商的賦能。康寧顯示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依托其發明的熔融下拉制程技術與戰略性產能布局,他們與京東方、TCL華星、天馬、惠科、維信諾等國內頭部顯示面板企業緊密協作,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持續研發創新,進一步鞏固中國在全球顯示產業的話語權。
近年來,在半導體先進封裝與新型顯示技術快速迭代的背景下,玻璃基板產業迎來關鍵轉型期,在華投資也呈現出本土崛起、外資深耕、技術競合的鮮明特征。
2022年,為深化本土服務能力,康寧顯示集團將全球總部落戶上海,形成“總部—工廠—分撥”三級響應體系,精準匹配中國面板企業高速發展需求;借助數智化生產流程,康寧顯示科技的10.5代“關燈工廠”也于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試運行,并力爭在2026年將“關燈”成為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