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房地產傳統的“金九銀十”消費旺季來臨,建國70周年慶典和環保壓力導致河北邢臺市玻璃主動去產能,玻璃生產企業聯合持續漲價,全國玻璃庫存快速回落,玻璃市場加速好轉。據中國玻璃信息網的最新統計,截至2019年10月18日,中國玻璃綜合指數上漲至1177.61點,較6月初上升了108.29點,漲幅高達10.13%;中國玻璃價格指數上漲至1209.23點,較6月初上升了120.16點,漲幅高達11.03%;中國玻璃信心指數上漲至1051.15點,較6月初上升了60.79點,漲幅為6.14%。10月18日,全國玻璃現貨價格創出2012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水平,玻璃主力FG2001合約期貨市場增倉放量暴漲3.76%,令最近火熱喧囂的玻璃期貨市場達到一個新高潮。可想而知,投資者在關注“漲潮”的時候,更多想知道“退潮”之后的玻璃表現究竟如何?
1、沙河地區玻璃去產能,但全國總產能略增
2019年6月10日,邢臺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發布《關于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攻堅月行動的通知》邢氣領組【2019】3號。通知要求,自6月10日至7月10日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攻堅行動。其中涉及玻璃行業的為:沙河市安全實業有限公司2號線、河北正大玻璃有限公司3號線、沙河市長城玻璃有限公司6號線、河北德金玻璃有限公司4號線、河北鑫利玻璃有限公司1號線、河北海生玻璃有限公司1號線等6條以煤為燃料生產線立即停爐改造。隨后該政策并未得以貫徹執行,而是改為河北沙河地區玻璃限產16%左右。隨著建國70周年紀念日的臨近,河北邢臺市政府再次要求,9月15日前,沙河謀劃6-8條燃煤生產線實施停產,并報送實施方案;9月30日前,沙河市確定的6-8條燃煤生產線停產到位;11月15日前,在產玻璃生產線全部完成有色煙羽治理,完不成的一律停產。目前,河北沙河地區已經有河北長城玻璃三線500噸和河北正大三線800噸停產冷修。
中國玻璃期貨網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0月18日,中國浮法玻璃總產能133440萬重量箱,較去年底增加了870萬重量箱,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410萬重箱;停產和冷修產能40530萬重量箱,較去年底增加了810萬重箱,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200萬重箱;在產產能92910萬重箱,較去年底增加了60萬重箱,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2790萬重箱。2019年以來,中國點火復產的玻璃生產線15條,總共恢復產能大約為6120萬重量箱;新建的玻璃生產線2條,總共增加產能大約為870萬重量箱;冷修的玻璃生產線17條,總共減少產能大約為6900萬重量箱;中國浮法玻璃凈增加生產線0條,凈增加產能大約為90萬重量箱(圖1和圖2)。
圖1:2019年以來中國浮法玻璃冷修生產線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玻璃期貨網
圖2:2019年以來中國浮法玻璃復產和新建生產線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玻璃期貨網
值得一提的是,本來在采暖季期間要求限產的預期,很可能因建國70周年紀念而大大提前了。換言之,目前華北地區及其周邊地區玻璃現貨價格已經提前反映了采暖季期間玻璃限產的預期。據統計,自2019年6月以來,華北地區玻璃現貨平均價格上漲了241元/噸,漲幅高達16.90%,其中河北安全玻璃有限公司5MM現貨價格上漲了280元/噸至1624元/噸,漲幅高達20.83%;東北地區玻璃現貨平均價格上漲了162元/噸,漲幅高達12.05%;華中地區玻璃現貨平均價格上漲了155元/噸,漲幅為11.02%;西北地區玻璃現貨平均價格上漲了142元/噸,漲幅為10.15%;華東地區玻璃現貨平均價格上漲了137元/噸,漲幅為8.53%;華南地區玻璃現貨平均價格上漲了121元/噸,漲幅為7.34%。由此可見,華北地區玻璃現貨平均價格上漲最大,距離北京最遠的華南地區現貨平均價格漲幅最小。受特殊事件和環保政策的影響,華北地區玻璃產能逐漸下滑,而其他地區玻璃產能逐漸增加,這意味著全國玻璃產業格局將發生較大變化,產能分布將得到改善,河北沙河地區玻璃價格洼地將會改變。
2、房地產市場總體被控,玻璃下游需求欠佳
目前,中國政府總體上延續“住房不炒”的政策基調,進一步防控資金大規模流入房地產市場,與玻璃需求密切相關的房地產市場數據走弱。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1-9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8008億元,同比增長10.5%;商品房銷售面積119179萬平方米,累計同比下降0.1%;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834201萬平方米,累計同比增長8.7%;房屋新開工面積165707萬平方米,累計同比增長8.6%;房屋竣工面積46748萬平方米,累計同比下降8.6%;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130571億元,同比增長7.1%(圖3)。
圖3:2019年中國房地產市場數據總體進一步走弱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此外,從玻璃現貨價格走勢來看,今年以來玻璃下游需求也不樂觀。據統計,自2019年以來,華北地區玻璃現貨平均價格上漲了102元/噸,漲幅為6.52%;東北地區玻璃現貨平均價格上漲了146元/噸,漲幅為10.73%;華中地區玻璃現貨平均價格上漲了66元/噸,漲幅為4.41%;西北地區玻璃現貨平均價格上漲了100元/噸,漲幅為6.94%;華東地區玻璃現貨平均價格上漲了47元/噸,漲幅為2.77%;華南地區玻璃現貨平均價格下跌了72元/噸,跌幅為3.91%。由此可見,玻璃主要生產地區現貨市場價格上漲最大,而主要消費地區市場價格漲幅最小,尤其是作為全國最主要的消費區華南地區玻璃價格卻是大幅下跌的。這從另外一個層面上反映了玻璃需求并不如市場炒作得那么好,預計未來玻璃生產企業炒作“金九銀十”消費旺季的效應將日益式微。
3、玻璃“漲價去庫存”,庫存同比依然較高
2019年4份中旬,中國浮法玻璃生產企業庫存加速攀升至4528萬重量箱,創出自2002年以來的歷史新高。6月以來,隨著玻璃生產企業聯合不斷上調玻璃現貨價格,玻璃市場進入了“漲價去庫存”的階段。據中國玻璃期貨網的數據,截至2019年10月18日,中國浮法玻璃行業庫存回落至3676萬重量箱,較6月初下降了792萬重量箱,降幅高達17.73%。不過,較去年底庫存上升了524萬重量箱,增幅高達16.62%;較去年同期庫存上升了499萬重量箱,增幅高達15.71%。隨著“金九銀十”消費旺季漸行漸遠和北方地區消費淡季逐漸來到,玻璃“漲價去庫存”的策略估計難以維持,玻璃去庫存進程將會越來越艱難,庫存水平將居高難下。
圖4:中國浮法玻璃庫存加速下滑,但水平依然較高

資料來源:中國玻璃期貨網
綜上所述,今年以來全國浮法玻璃復產和新建玻璃生產線較多,冷修玻璃生產線也較多,玻璃產能增減相抵,總體略增。全國玻璃庫存雖然大幅下降,但是同比依然較高。玻璃產能區域結構調整,華北地區玻璃提前去產能,帶來了區域性玻璃價格分化。總體而言,如果中國政府繼續堅持“住房不炒”的基本基調,那么未來隨著傳統消費旺季“金九銀十”的結束和北方玻璃消費淡季的來臨,預計玻璃企業聯合漲價將接近尾聲,11月以后玻璃現貨價格將逐漸回落。目前,鄭商所玻璃期貨市場只剩下“基差修復”的上漲機會,玻璃主力FG2001合約在1500元/噸一線以上,建議投資者不宜盲目追高,耐心等待逢高沽空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