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兩會”期間,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要提倡推廣使用玻璃瓶作為酒水的包裝容器,減少環境污染,節約資源消耗。隨著政府對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的不斷深入和監管要求的不斷提升,以及社會居民的環保意識、節約資源意識的增強,玻璃包裝容器逐漸成為政府鼓勵類包裝材料,消費者對玻璃包裝容器的認可程度也不斷提升。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顯示,2013年至2015年,我國玻璃包裝容器累計年產量分別為1840萬噸、1975萬噸、2047萬噸,玻璃包裝容器的整體產量保持連續增長。2017年有所下降,但2018年隨著各種酒類消費的增長,預計2018年產量將會上升。
從產量的地區分布情況來看,2017年,我國玻璃包裝容器產量前五的地區依次是四川、山東、河南、河北、廣西。其中四川完成累計產量403.38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22.07%;山東完成累計產量282.50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15.46%;河南完成累計產量246.09萬噸,占總產量的13.47%;河北完成累計產量143.49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7.85%。
市場需求情況
目前市場上的主要包裝材料包括PET塑料包裝材料、玻璃包裝材料、金屬包裝材料、紙質盒裝材料等。從使用量的市場規模來說,玻玻璃包裝材料的使用市場占比為23%。從玻璃包裝用途來看,啤酒占據半壁江山,占比為51%,其次是碳酸飲料占比為12%,食品占比10%。
啤酒產量
我國是啤酒消費大國,每年的啤酒產銷量較高,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5年至2013年,我國啤酒產量一直保持持續增長,年復合增長率為8.17%,2014年后我國啤酒消費總量有所回落,但總體產量均保持在4922萬千升/年以上,為我國玻璃包裝容器提供了市場基礎。2013-2017年我國啤酒產量穩定在4400-5100萬千升/年之間。
碳酸飲料產量情況
2013-2017年全國碳酸飲料類產量有增有減,基本穩定在1700-1800萬噸之間/年。其中2014年全國碳酸飲料類產量最高,產量為1810.7萬噸。
進出口情況
從對外貿易角度來看,我國是玻璃包裝容器出口大國,根據中國包裝聯合會的統計,近年來我國玻璃包裝容器進口金額均遠大于進口金額,2017年我國玻璃包裝容器出口額為15.17億美元,進口金額為0.43億美元。其中,我國出口的玻璃包裝容器主要為產品附加值相對較低的普通產品,從國外進口的產品主要為生產工藝難度較高、國內產能水平較低的高端產品。
利潤情況
玻璃包裝容器制造行業的利潤水平受上、下游市場供求狀況的影響較大。從原材料供給情況來看,我國石英砂整體儲量豐富,供應充足,行業內企業可選擇的供應商的范圍較廣,對玻璃包裝容器制造行業的利潤影響較小;碎玻璃主要通過向廢舊物資回收單位采購,隨著國民素質的提高和廢舊物資回收的集中管理,碎玻璃的市場供給水平有望得到提升;純堿作為大宗基礎化工原料,其市場價格具有一定的波動性,對本行業的生產成本構成一定影響,因而會對行業利潤造成一定的波動;目前,雖然國家各級部門積極引導煤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控制整體產量,國內煤炭行業產能仍然處于過剩狀態,這對玻璃包裝容器制造行業利潤水平造成一定的積極影響。
從下游客戶需求狀況來看,玻璃包裝容器在下游各類酒水、食品調料、化學試劑以及其他日用品制造業的應用較為成熟,其特有的包裝屬性奠定了良好的市場基礎。而目前行業內相似規模的廠家產品質量水平大致相當,下游客戶對產品需求的差異主要體現在產品運輸距離帶來的運費差異以及售后服務質量差異。
因此,玻璃包裝容器制造行業產品的盈利能力基本穩定,行業整體利潤總額的提升與行業內企業的投資水平相關,在運輸半徑外的地區新建生產基地是提升企業整體利潤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
2015年,全國玻璃包裝容器制造行業累計完成利潤總額52.71億元,行業利潤規模總額逐年增加。預計2018年利潤總額較2017年相比將會增加,利潤接近4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