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玻的前世今生
玻璃是建筑、電子、光伏等行業不可或缺的基礎材料之一,而南玻是中國玻璃行業最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大型企業之一。
中國南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成立,位于深圳蛇口國家自貿區,最初的股東主要有四家:香港招商局輪船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建筑材料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北方工業深圳公司及廣東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南玻在成立之初主要從事以玻璃為主的進出口貿易,以公司首任董事長袁庚先生為首的管理層及時發現了中國高端建筑用玻璃市場的巨大供給缺口,乘勢而上,從玻璃貿易轉向玻璃生產、玻璃研發。
1992年公司在深交所A、B股同時掛牌上市,成為中國上市最早的公司之一。1996年,南玻成功建造第一條自主研發的浮法玻璃生產線。1998年成功研制出能夠供掃描儀和復印機使用的電子級浮法玻璃,打造國內第一條自主知識產權的浮法線和電子玻璃線。另外,公司還創新性地引入節能玻璃板塊的LOW-E概念,成為國內最早的低輻射節能玻璃供應商之一。自2000年起公司進軍太陽能光伏產業,開發出中國現代玻璃行業第一條太陽能玻璃線,各項工藝技術水平也逐漸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10年后,自主研發單銀、雙銀、三銀、金色等低輻射鍍膜產品,成功將0.55mm~0.7mm超薄電子玻璃基板投放市場,建立起以玻璃工業、IT顯示材料以及IT電子元器件產業為基礎的工業發展格局。
南玻的主營業務及其競爭格局
從2020年年報和2021年中報看,南玻的主營業務可用四塊玻璃來概括,分別是浮法、工程、光伏、電子玻璃四大板塊。
南玻的浮法玻璃在國內乃至國際都有很強的競爭力,在這個領域其國內主要的競爭對手是旗濱集團。南玻目前已擁有10條代表國內最先進水平的浮法玻璃生產線,年產約247萬噸高檔浮法玻璃原片。從圖1可以看出,浮法和工程玻璃主要需求來自于建筑和家具,其和地產竣工周期息息相關。基于房屋的交付進展,我們把地產施工進度區分為三個階段:新開工、施工和竣工。近年來,由于房企普遍采用高周轉策略,導致新開工和竣工面積之間的“剪刀差”不斷擴大。從近10年來看,竣工面積增速峰值出現在開工面積增速峰值的2-3年后,因此2021、2022年的竣工對應2018、2019年的新開工面積,從各大券商的分析和預期來看,普遍認為今年下半年竣工會有所回暖,但在此我們也需注意疫情、原材料上漲和房企的資金壓力對竣工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在工程玻璃這個領域,上半年南玻工程玻璃營收同比增長38%,凈利潤同比下降57%,主要是受上游原片價格大幅上漲影響,成本上升明顯,公司工程玻璃業務以定制化生產為主要方式,原片價格上漲有效傳導至下游需要一定過程與時間。公司建筑節能玻璃質量領先行業,17年公司LOW-E產品就獲得工信部單項冠軍稱號,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國內地標建筑,為進一步鞏固龍頭地位,2020年公司先后開啟工程玻璃產能擴張,包括建設肇慶基地、西安基地、吳江智能工廠及天津基地擴建項目。隨著新項目逐步落地,工程玻璃市場占有率將進一步提升。
在光伏玻璃這個領域,去年下半年以來,受雙碳目標影響,國內包括光伏在內的新能源行業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位居光伏產業鏈中游的光伏玻璃也受到市場的關注。光伏組件廠商對光伏玻璃的透光率、反射率、強度以及與光伏電池片適配度的要求很高,因此光伏玻璃在料方設計、工藝系統設計、溶窯窯池結構等方面的要求都遠高于普通玻璃,這拉開了普通玻璃制造企業與超白玻璃制造企業之間的技術差距,形成了普通玻璃制造企業進入光伏玻璃行業的技術壁壘,但需要注意的是市場對光伏玻璃的技術要求有較為成熟的標準規范,因此已進入光伏玻璃行業的企業在產品方面幾乎無差異,普遍是價格接受者(從實際數據看,國內主要的光伏玻璃供應商信義、福萊特、南玻等的價格幾乎無差異)。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階段性供需關系是影響光伏玻璃價格變化的核心因素。從供給端來看,行業庫存和企業的成本是影響供給的關鍵因素。受雙碳目標影響,2020年底工信部發布《公開征求對<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辦法(修訂稿)>的意見》,提出后續將允許光伏壓延玻璃新增產能不制定產能置換方案,行業內各企業紛紛加快新產能投放計劃。因此,20H2以來光伏壓延玻璃在產產能與產量以較快速度穩步提升。據CPIA統計,2020年全球超白壓花光伏玻璃產量約1,009萬噸,其中國內913.5萬噸(占比約90.5%)。
據卓創資訊,截至21年8月末,國內光伏玻璃在產產能為40,210t/d,同比增加47%。庫存層面,光伏玻璃的庫存周期一般在1-2年,2021年9月光伏玻璃庫存大約20多萬噸,與前期的高庫存相比已有一定的下降。生產成本方面,光伏玻璃生產企業成本差距核心來源是原燃料成本和費用管控能力,在這個方面南玻和行業兩巨頭信義和福萊特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從需求端來看,CPIA預計20-25年中國/全球光伏新增裝機Cagr中位數分別為15.6%/18.7%。據CPIA預測,保守、樂觀情境下2025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分別為90、110GW,對應20-25年CAGR分別為13.3%、17.9%。海外各國亦相繼制定碳中和目標,據CPIA預測,保守、樂觀情境下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分別為270、330GW,對應20-25年CAGR分別為16.3%、21.1%。在全球新增裝機保持較高景氣度、雙玻滲透率穩步提升,2025年光伏玻璃需求或達到30.4億平/1871萬噸,20-25年CAGR分別為22.9%、20.1%。
因此,綜合起來看,在經歷二季度光伏玻璃價格下跌之后,隨著庫存下降、需求上升和新產能落地需要一定時間,2021年四季度光伏玻璃價格可能會有一波小的反彈。上半年南玻光伏玻璃營收同比增長30%,凈利潤同比增長80%,保持快速發展。南玻加速布局光伏玻璃,未來公司將在安徽鳳陽新建4條1200噸/天的生產線,在湖北咸寧新建1條1200噸/天的生產線,預計2022年陸續投產,到2022年末光伏玻璃產能將達到7300噸/天,躋身光伏玻璃第一梯隊,公司新建生產線熔量大、效率高,可以滿足組件日益大尺寸化的需求,有望凸顯后發優勢。
電子玻璃是整個玻璃行業技術壁壘最高的,也是業績彈性最大的。電子玻璃主要可分為顯示玻璃基板和蓋板玻璃。顯示玻璃基板是手機、電視等電子設備中顯示面板(主要為TFT-LCD和OLED)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面板的性能有直接而顯著的影響;而蓋板玻璃則位于顯示面板上方,對其起到支撐保護作用,并保證其在受到撞擊或刮蹭時仍能保持良好的顯示效果。目前電子玻璃的傳統應用市場主要為液晶電視、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等,未來在車載顯示、智能穿戴設備等領域的滲透率可能大幅提升,市場前景廣闊。電子玻璃市場呈現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電子玻璃屬于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產業,技術迭代快、資金投入體量大,這兩個特點構筑起行業很深的護城河。市場上掌握前沿技術并能夠量產的公司很少,且這些公司對專利的保護十分到位,造成了目前供給端市場向頭部幾家公司高度集中。
2020年全球電子玻璃市場的CR5超過95%,其中排名首位的康寧幾乎壟斷高端市場,公司產量占比在僅為35%的情況下利潤占比達到了55%,更加體現出頭部公司在行業內具有的優勢地位。南玻電子玻璃及顯示器件產業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8%;凈利潤同比增長315%,主要受益于清遠二期“一窯兩線”進入商業運營以及咸寧、河北、宜昌相關子公司因產品結構調整實現產銷量雙增長。電子玻璃十年磨一劍,產品迭代不斷加速,南玻KK6產品已經量產投放市場,性能指標領先行業,被工信部認定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第三代高鋁產品進展順利,隨著清遠一線技改完成望加速實現量產,將搶占中高端蓋板市場,當前外資品牌在國內蓋板市場占比超90%,南玻作為國內領導者,有望成為國產替代的主力軍,為公司帶來新的業績增長點。
南玻作為國內老牌的、非常專注的玻璃龍頭企業,在光伏行業大發展和電子玻璃滲透率逐步提升的東風下,可能迎來企業發展的又一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