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克拉斯諾爾斯克機場資料圖
11月4日,一架從俄羅斯新西伯利亞飛往中國三亞的波音737客機,因駕駛艙擋風玻璃出現裂縫,在西伯利亞進行緊急迫降,機上載有173人。據報道,這架俄羅斯北方之星航空公司(NordStar flight)的客機當天計劃從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市飛往中國三亞。當機組人員注意到駕駛艙擋風玻璃有裂縫時,決定在西伯利亞地區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機場進行緊急降落,飛機在迫降過程中一切正常,未出現危險狀況。
今年國內外民航客機已發生了多起玻璃意外事件,僅5月,就發生了3起:
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風擋玻璃因發生空中爆裂而備降成都,該事件還引起了一時轟動。
同樣在5月,美國西南航空一架波音737客機因舷窗破裂,飛機緊急降落俄亥俄州克利夫蘭機場。
5月29日,從杭州蕭山機場起飛,目的地是芽莊金蘭國際機場的首都航空JD421航班在起飛不久后就返航了。據首都航空方面透露,原因也是飛機駕駛艙最外層風擋玻璃出現裂紋。
但飛機風擋玻璃脫落并非常發性事故,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飛行學院副教授黨淑雯此前在采訪中曾說過:“飛機駕駛艙的風擋玻璃脫落或破碎一般是機械故障,比如鉚接風擋玻璃的螺絲等固連件松動,或者是風擋本身在航行環境中出現裂紋。飛機在高空飛行時,風擋玻璃破裂甚至爆破的情況,其發生的概率很小,在航空維修中也不是常發故障。”
據了解,目前,全球大飛機制造商主要是波音和空客,絕大多數的商業飛機窗戶也由少部分供應商制作。ASDNews網站發布的“2018~2022年度全球商用飛機擋風玻璃與舷窗市場的核心公司”報告認為,美國Gentex、英國GKN、美國PPG工業集團、法國Saint-Gobain和美國Nordam集團為全球商用飛機擋風玻璃與舷窗市場的主要成員。
根據《科技日報》報道,美、法等國家開發的鋰鋁硅組分的專用平板玻璃,強度和應力層深度比普通化學鋼化玻璃高50%以上,每平方米面積可承受近5000公斤的力。采用這種玻璃原片制作的新型飛機風擋玻璃,在保證600公里/小時的抗鳥撞強度的情況下,厚度可減薄到30毫米以下,減重效果極其顯著。
而隨著國產大飛機的快速發展,目前已有國產玻璃被用于國產大飛機C919的舷窗。
公開資料顯示,江蘇鐵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西北工業大學聯合共建了中國商飛鳥撞試驗基地。這一華東地區最大的鳥撞實驗室,可對飛機前風擋玻璃、機翼、平尾、垂尾進行時速1000公里與3.6千克飛鳥相撞試驗。公司已為國產C919大飛機提供舷窗玻璃,并承擔了ARJ-700、國產新舟700部分玻璃的研制任務。
此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飛機風擋玻璃ITO薄膜激光刻化技術銷售商曾介紹,飛機風擋玻璃屬于高端制造,目前我國大型飛機風擋玻璃技術剛剛起步,需要在技術、工藝、裝備上不斷突破。
大型民航客機被稱為“工業之花”,一架大飛機有300萬至500萬個零件,其產業覆蓋機械、電子、材料、冶金、化工等幾乎所有工業門類。航空工業產業涉及工程研究與設計、航空電子及定位、機體結構、航空裝備、復合及先進材料、飛機內飾、維修等產業集群。一架民航客機從設計到總裝呈現一個完整的全球分工和采購的業態。
其實不僅僅是飛機風擋玻璃,飛機上的每個細節我們國家都存在很大的學習進步空間。而學習的機會來了,今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其中4.1號館的智能及高端裝備展區就專設了航空裝備特色展區,集中展示專為航空領域配套的關鍵零部件和材料的供應商,不乏波音、空客的“資深”供應商。

通過這些國際知名航空裝備供應商的展示,將進一步帶動國內民航產業的協同發展和全球采購,帶動航空工業領域人才和技術的交流,促進本地企業參與航空產業鏈建設,提升國內配套產業參與全球競爭的能力。
內容綜合:每日經濟新聞、航空裝備特色展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