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采訪了老領導滕福泉。這個在玻璃行業摸爬滾打一輩子,業內聞名的玻璃專家,回顧過去幾十年在玻璃生產企業從事的工作,總結長年積累的管理和經營經驗,侃侃而談。
我是1966年進入玻璃這個行業,2014年離崗。整整48個年頭。在領導崗位上,從1984年算起也有30年,期間我從事了玻璃纖維、玻璃棉、日用玻璃、醫用玻璃、器皿玻璃、特種玻璃、電真空玻璃、建筑玻璃及加工等產品的生產及研究。雖無大的建樹,卻也學習掌握了許多知識和技術,使自己在專業的生產實踐中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此期間,我先后完成了機械制造專業、玻璃工藝專業、企業管理專業、工業會計專業、市場營銷專業等專業課程的學習,使自己在專業理論知識上有了質的變化,為做好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圖為8月28日老領導滕福泉在生產線參觀
我離開工作崗位已近五年,時爾也回憶近50年的工作經歷,頗多感悟、頗多隨想。50年的苦辣酸甜已成過去,正所謂無邊落木瀟瀟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過去的已經過去,但感悟隨想卻也時爾在腦海里涌現。草草記下幾條,不知對經營發展一個企業有無益處。
團隊是靈魂
一個企業有一個好的團隊,這個企業就有了靈魂。特別是這個團隊中的核心人物,是靈魂中的靈魂。以他為首的團隊,就能帶領這個企業從弱到強、從小到大,就能戰勝任何艱難,打破任何阻礙,無往而不勝。有了這樣的團隊和靈魂,是企業之幸、職工之幸。
人才是根本
選擇和匯聚人才,是企業發展之根本。市場競爭,優勝劣汰。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一個企業必須把人才的培養、使用放在企業發展的優先位置上來考慮。要建立人才的選聘機制,要給人才足夠的時間、空間來發揮他們的才智,要真心地關愛他們,切莫使英雄無用武之地。
創新是動力
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驅動力,企業要牢牢地抓住思想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這個動力,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
管理是基礎
玻璃企業的管理有許多不同于其他企業的地方,特別是它的連續性、不可停的特征決定了它的管理的特性。強化管理,才能夯實企業各方面的基礎;只有筑牢基礎,才能穩步上升。要研究和建立符合玻璃企業特性的管理辦法和管理制度。管理會出效益。
發展是方向
綜合發展是企業生存的保證。堅持綜合性發展,改變單一性的弱勢,形成多樣性的產品格局、經營格局,應成為企業發展的方向。綜合性的發展和發展專業化并不矛盾。多個專業化發展的綜合格局勢必勝過單個專業化發展的格局。

在談到對耀華發展的期望和建議時他說:耀華在新領導班子帶領下取得長足進步,向他們表示祝賀。總結過去經驗,我對銷售和采購提兩點建議:
1、抓住機遇,長遠規劃。國內玻璃市場連續幾年較好,我們在提高產品質量,拓寬市場渠道同時,要未雨綢繆,要盡量把市場做到終端用戶,減少中間環節,才能力爭效益最大化。國外市場方面,以前耀華主要市場是中東、北非,銷售額占國外銷售的70%。目前敘利亞內戰面臨結束,即將開始的是重建。希望抓住這個有利機遇,做深入研究,及早制定銷售策略,采取先期措施,力爭重新找回失去市場。
2、建立機制,盤活采購。采購資金壓力是企業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如何緩解壓力,還是要通過建立規范化的采購機制,合理利用資金,花小錢辦大事。
這次回廠參觀,看到耀華的變化,祝耀華再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