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需缺口魅影,玻璃原片龍頭率先受益
供給端收縮是2018年玻璃行業的主要變量,在需求平穩的情景下,玻璃行業有望在2017年的基礎上繼續高增長。供給端收縮主要的驅動因素包括過剩行業供給側改革、環保趨嚴和冷修;而玻璃行業的主要下游是房地產,因房地產竣工數據維持高位,所以玻璃需求端有望維持穩健。根據測算,今年玻璃行業供給可能存在缺口,玻璃原片充分受益,環保趨嚴等因素同時推進玻璃行業轉型升級,電子玻璃行業進口替代漸成趨勢。
供給側改革加碼,環保、冷修推動產能收縮
供給端收縮是玻璃行業主要變量,行業有望維持高增長。產能收縮主要驅動因素:(1)供給側改革重點由鋼鐵、煤炭等過剩行業向玻璃行業擴散;(2)環保趨嚴推動落后產能退出,排污許可證復查等環保執法年中啟動,根據測算18年環保趨嚴將減少大約8372噸/天的玻璃產能;(3)在2010年前后投放的玻璃產能進入冷修期,根據測算18年由于凈冷修將減少2592噸/天的玻璃產能。綜上,在新增產能3000噸/天的基礎之上,18年玻璃產能預計將縮減7964噸/天。
房地產竣工有望維持平穩,玻璃需求有支撐
受益于地產投資保持韌性,17年我國浮法玻璃銷量達6.07億重量箱,同比增長3%,產能利用率69.10%,18年1月我國浮法玻璃銷量4619萬重量箱,同比增長21.94%。玻璃下游主要是房地產,而2018年2月后的房地產竣工數據正逐步回升,支撐玻璃需求平穩。房地產銷售和房地產新開工數據都要領先房地產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