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上代表證,在駐地賓館參加小組討論,到人民大會堂出席全體會議,金晶科技董事長王剛對這一切已非常熟悉。今年是他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參加全國人大會議的第21個年頭。從當年對周遭感到新奇的年輕代表,到如今閱歷豐富已近花甲的老代表,王剛感慨這20年來的諸多變化。
20年前,全國人大代表中的企業家們大多來自重工業等傳統工業;20年后,從事互聯網、高科技的新經濟企業家正成為中堅力量。
20年前,金晶集團還是一家在山東生產普通玻璃的企業;20年后,集團旗下不僅擁有A股上市公司金晶科技,其高端玻璃已經走進奧運水立方、世博陽光谷,走向迪拜塔、奔馳寶馬汽車生產線等廣闊的市場。
20載滄海桑田,國家發展日新月異。“中國經濟正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金晶也走上了向高質量轉型的新征程。”這一次來北京,王剛依然感到興奮,“我們趕上了這個時代,趕上了行業結構的調整升級,趕上了國家深度改革開放的新機遇。”
專注綠色建筑
“金晶的發展路徑是融入整個國家的發展大方向的,這是我此次參加全國兩會感到最欣喜、最踏實的地方。”王剛激動地說。
“如何滿足用戶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這是我們站在企業的角度更多需要考慮的問題。”王剛表示,實現產品的功能升級是研發的核心,以用戶需求為驅動力,是企業的價值主張。
抓住綠色環保機遇,研發節能玻璃是金晶科技近年來重要的一大戰略切入點。王剛看準的是綠色建筑的客戶需求與發展前景,“這幾年,我們一直在做功能性的研發,只有高性能的節能玻璃產品能為企業創造高利潤,為用戶節約電費,讓外部環境受益,是三位一體的效益最大化。”
近10年來,公司投資約5億元先后建成在線、離線鍍膜節能玻璃生產線,成為國內為數不多同時擁有兩種鍍膜工藝的企業。
公司測算數據顯示,我國建筑能耗約占全國總能耗33%,門窗能耗占建筑能耗的55%,而門窗中玻璃的面積占比約70%至80%。以超低能耗建筑為例,折算下來的節能標準可達到92%以上。“如果使用高性能的節能玻璃產品,意味著能夠為全社會降低大約10%的能耗。”王剛說。
為推動綠色建筑普及,全國兩會期間,王剛提交了關于全面推廣應用高性能節能玻璃的建議,希望將門窗節能納入工程驗收體系,完善并嚴格執行建筑節能驗收規范。同時對于使用了節能玻璃建筑,按照實際門窗的實際面積予以補貼等。
不僅為綠色建筑、被動房等建筑生產節能門窗玻璃,金晶科技還在其他環保需求領域發力,為家電、高鐵、輪船、汽車等研發生產配套節能產品,繼續擴大在工業品市場的占有率。公司節能玻璃已連續兩年實現產量和銷量的翻番。
開發高附加值產品
除了節能玻璃,金晶集團的終端產品還定位于汽車玻璃和防火玻璃。
“過去我們主要生產原片,現在要在基礎材料上升級,逐步拉長產業鏈,最終把終端市場打通。”在王剛看來,產品終端化必將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創新正在讓材料工業產品的價格逐漸回歸價值。“汽車、新能源汽車、動車、高鐵、輪船等行業發展都離不開高附加值的功能性產品,我們研發的產品恰恰滿足了國家智能化發展對高質量產品的要求。”
在汽車玻璃方面,依托自身產業鏈優勢,金晶科技與美國PGW公司合資成立汽車玻璃項目,專為奔馳、寶馬等高端車輛生產配套產品。在防火玻璃方面,金晶抓住建筑防火的新市場,整合外部技術資源,生產復合防火玻璃和單片防火玻璃,年產能達5萬平方米。金晶防火玻璃爭取2020年成為中國防火玻璃的中國強勢品牌。
高附加值產品帶來高毛利,去年公司業績大幅提升。“我們未來的目標是打造終端型產品和服務。”王剛預計,“未來10年,終端型、功能型、高附加值產品要達到金晶科技產品的一半以上。”
打通終端市場
在為高大上的特殊建筑、交通出行領域提供高附加值產品外,在老百姓(66.700,-1.68,-2.46%)日常生活中,金晶科技還致力于提供貼心安全的產品。
“在純堿材料基礎上,我們去年研發推出了一個新的專利產品,叫小蘇打洗滌劑。”王剛得意地拿起桌上的水果告訴記者,金晶的洗滌用品能在蔬菜水果、餐具清洗時實現“雙零”,一是清洗水果蔬菜后確保農藥零殘留,二是水果蔬菜、餐具洗滌后用水簡單沖洗,確保洗滌劑的零殘留。
“在日本,小蘇打洗滌劑的使用率能達到90%以上,但在中國基本是空白。我們推出這個新產品就是為了滿足老百姓的需要。”在王剛看來,從高端建筑玻璃到蔬果洗滌劑,金晶始終貫穿的產品核心是打通終端市場。
國內高鐵、動車快速發展帶來巨大市場的同時,王剛還把目光瞄準全球,目前,公司約30%的產品出口至國外,其中,在線低輻射鍍膜玻璃占韓國同類產品市場比例高達50%以上,公司成為韓國市場同類產品中最大供應商。
王剛向記者透露,公司正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局布點,實現產能升級“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