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丟下“鐵飯碗”回歸“象牙塔”,從化工轉行設計專業,從單純設計到與玻璃茶具結緣,河北光和九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建光自己也沒想到,原本在技術上難以企及的理想化設計,如今在自己手中成為現實。他設計制作的傳承傳統文化與技法、融入當代時尚元素的玻璃杯具,在G20峰會上大放光芒,并成功出口日本等地。
足協中甲聯賽的徽標出自他手
紅色的長方形中,一個不規則的四角形靈動地勾勒出白色的底紋,乍看上去,就像是足球在這一抹紅色上滑出的優美弧線。
相信球迷們都不會對這個徽標陌生,沒錯,這就是讓人熱血沸騰的中國足球協會甲級聯賽。
殺出重圍最終被選用的這個徽標,就出自張建光之手。
時間退回到2003年。就連張建光也沒想到,“半路出家”還身處校園的自己,能夠獲得如此多的關注與肯定。
張建光本來是捧著“鐵飯碗”的——1997年一畢業,他就被分配到滄州某化工企業,如果按照既定的軌道走下去,可以衣食無憂。
可每天簡單機械重復,讓張建光內心中夢想的火苗開始竄動——化工是父母幫他選的專業,從小到大,他更喜歡父母眼中“不務正業”的美術創作。
他萌生了重新回到校園的想法。想法一出,所有人都持反對意見,可張建光卻孤注一擲,他把所有的閑暇時間充分利用起來,重新自學高中課程參加高考。2002年,他如愿被天津美院設計專業錄取。辭掉了穩定的工作,他成為教室里的“老大哥”。
重新坐到教室的張建光,比任何人都努力。他比別人更清楚,自己辭掉工作來上學絕不是意氣用事。在大學校園里的每一分一秒,他都加倍珍惜。他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美術設計,是他一直鐘愛的。
天分和努力,缺一不可。學校藝術節等重大賽事的節徽設計,大都選用了張建光的設計。
2003年,中國足協征集中甲聯賽的徽標,正在讀大二的張建光突出重圍,最終中標。這無疑是對自己設計作品的肯定,此后,他一發不可收拾,天津世界劃水錦標賽的徽標設計,張建光的作品也入了圍。就連世博會在全世界范圍內征集的100個徽標作品中,張建光也占了一席。
理想化的設計被老工人丟出窗外
攜妻子兒子一同參加畢業典禮的張建光被同學稱為“人生贏家”,張建光憨憨地笑。
天津美院畢業后,張建光應聘到了北京一家知名設計公司。底薪實在是有點可憐,可張建光并不在意,在這樣的平臺上,學本事、歷練自己,才是更重要的。
他跟他的伙伴們一起,設計了諸如長城汽車、好倫哥等眾多大家熟悉的品牌LOGO。
2008年底,滄州女婿張建光做出了又一個讓人費解的決定——從北京辭職回滄州創業。
河北光和九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誕生了。可最初的日子,實在是難熬。
“北京一個設計5萬元起步,而到了滄州,我把價格壓低到2000元,還是有很多人搖頭說太貴了。”張建光說,這成為自己創業路上第一道需要邁過的坎兒。
跑遍了獅城,“N記甜品”成為第一個真正的客戶。當這甜品店一亮相,就從品牌LOGO到店面裝修都讓大家耳目一新,慢慢地,張建光的業務有了起色。
直到業務做到了河間,張建光開啟了與玻璃的不解之緣。
2013年,一位福建客人登門拜訪,他非常欣賞張建光的設計,希望能跟張建光合作,打造一個高端玻璃品牌,張建光欣然接受。
想法很純粹,但磨合要很久。
理想化的設計和產品要更好地融合,要過的一道關就是設計師和老技術工人的磨合。
拿著張建光設計的漂亮產品圖紙,老工人看了一眼就丟出窗外:“這樣子的東西我幾十年都沒做過,工藝上也不可能做得出來。”
張建光不氣餒,他一心想的是,要把傳統文化融入經典茶具器型中。從金箔的量法到手繪作品在玻璃茶具中的應用,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的基礎上堅守,這是個痛苦的過程。
不斷的磨合后,員工都被張建光的執著所打動,能夠一起做出完美精致的玻璃茶具,成為公司上下共同的追求。
將古法琉璃與玻璃器皿結合
萬眾矚目的2016年G20杭州峰會上,宴會使用的4萬余件玻璃器皿,紅酒杯、白蘭地杯、白酒杯、茶具、水杯晶瑩璀璨,吸引了世界的目光。這些,都是張建光的團隊設計制造提供的。
又一次殺出重圍,張建光無比重視這樣的機會,畢竟,每一件酒具、茶具都要體現出中國制造的水平。
一直致力于茶具的研究與制造,所以玻璃茶具的提供對于張建光來說游刃有余。可酒具就真的費了一番工夫——從器型的選擇到材質的確定,從器具的彈性到韌性,從拿在手中的重量再到配套的包裝,每個細節都力求完美。
G20峰會的亮相,堪稱完美。也正是這次賠了錢但賺了名聲的亮相,讓客戶紛至沓來。
2015年下半年,張建光和朋友在臺灣注冊成立了臺灣九河文化家居有限公司,專注高端玻璃器皿的研發生產,打造更純粹的手造玻璃茶具。
琉璃,是一個國人熟悉又陌生的存在。
琉璃更多被用于工藝品和擺件的制作。古法琉璃工藝復雜,器型好掌握,因此能完成更為復雜的工藝和設計。
但也因為含鉛,一直不能夠在茶酒具上應用。
張建光偏偏不信邪,他總覺得,可以找到一個契合的點來進行突破,將健康琉璃的加工工藝應用到玻璃器皿的設計和制作中。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無數次的試驗、配比后,張建光拿到了上海的第三方檢測機構給出的權威認證報告。
九河手造玻璃茶具系列,在高硼硅玻璃和無鉛水晶玻璃這些特殊玻璃中融合中西工藝,借鑒傳統金屬和陶瓷工藝,完美實現了青花、灑金、錘紋以及冰裂紋等各種工藝,把不可能變為現實,使產品除了優秀的使用體驗之外,賦予了更好的文化之美。
茶器、花器、香器、文房……這些產品出口到日本,深受用戶喜愛。
張建光說,這些產品,傳承的不僅僅是傳統琉璃的工藝,更是一種風格、一種精神、一種境界。一如它的名字,璃塵,仙姿不染塵,自是神仙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