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8月份之后,隨著第四批中央環保督查組的入駐,純堿市場再度彌漫緊張氛圍,漲價步伐明顯加速。中下旬開始,純堿廠家陸續封單,至月底多數純堿廠家已經封單,個別對外報價企業價格大幅上漲,貿易商進一步推漲純堿價格。華南地區部分貿易商輕堿出廠價格已經達到2000元/噸,而某大型玻璃廠家重堿招標價格也出現大幅上漲,純堿價格直逼2000元/噸。
純堿價格出現短期大漲的幾率較大,市場普遍看漲。促成這波行情快速上漲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幾方面:
第一,供應面相對平穩,2017年新增產能包括海天15萬噸、重慶堿胺10萬噸,純堿產能由2016年底的2970萬噸增長至目前的2995萬噸,漲幅在0.8%。
第二,需求持續增長。今年國內純堿產量保持強勁增長,但出口量明顯下滑,1-7月份國內純堿表觀消費量在1481.26萬噸,同比增長8.6%。截至8月24日,全國浮法玻璃生產線共計293條,在產240條,日熔量共計160570噸,2016年8月24日全國浮法玻璃生產線共計293條,在產234條,日熔量共計155670噸。日熔量同比增加4900噸,純堿日用量增加980噸,月用量增加將近3萬噸。因重堿需求持續增加,即使在7月份輕堿輕堿價格回調的情況下,國內純堿廠家整體庫存仍維持在30萬噸左右。
第三,原料價格上漲。受環保檢查影響,多地禁止開采礦山,石灰石供應緊張,價格持續上漲,據悉目前石灰石價格較前期已經翻一倍。受環保檢查影響,近期焦炭價格廠家開工負荷受限,焦炭價格強勢上漲,截止8月24日,二級焦山東魯中出廠2050元/噸,唐山到廠將漲至2100元/噸。
第四,堿廠短期集中減量。受環保檢查、安全檢查等方面因素影響,8月份檢修、減量廠家明顯增加,8月份檢修、減量涉及產能607萬噸,預計8月份產量損失35-40萬噸。
第五,環保檢查加劇業者對純堿短缺擔憂。環保一直是影響市場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環保方面一旦有風吹草動,便影響市場預期。市場中也存在一些非理性因素,市場參與者往往追漲殺跌。
目前國內純堿貨源緊張,部分下游用戶及貿易商表示拿貨困難,下游玻璃對重堿需求量平穩,價格無疑是控制需求的有效手段,短期價格大漲或難以避免。但純堿市場若要長期健康發展,仍需關注下游用戶的價格承受能力。隨著堿廠盈利能力的增強,若無突發因素、政策因素,堿廠開工負荷將會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