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亞寧
“2016年,國內(nèi)配備3D玻璃蓋板的手機在整體智能手機市場約占4%,市場規(guī)模約17億。2017年將是3D玻璃騰飛的一年。”
這是酷派(02369.HK)高級CMF工程師成亞寧在由第一手機界研究院主辦的《邁向手機3D顯示新時代——2017手機3D觸控顯示黑科技峰會》上所做的總結和展望。成亞寧在其題為“手機外殼設計趨勢和材料變化”的主題演講中,為我們回顧了手機材料的過往、描述了現(xiàn)狀、表達了對未來的暢想、以及對材料加工工藝的淺談。
作為酷派高級CMF工程師,C是顏色、M是材料、F是工藝,成亞寧通過這三大角度分享了他的見解。
過往回顧:手機材料到目前為止,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類型:1、塑膠型,超厚、翻蓋等特性,使之不堪回首;2、復合型,配合部分金屬及其他材質,設計大同小異,盛行一時;3、高端型(塑膠、金屬),三星曾把塑膠的應用、表面處理做到了極致,價格還賣得死貴,另外就是金屬,金屬高大上。
現(xiàn)狀描述:全塑膠型工藝已經(jīng)非常成熟,良率很高,所以如今全塑膠型走向低端了。復合型,通過熱熔、背膠黏貼等方式組合在一起。高端型主要是全鋁合金。高檔型包括鈦合金、陶瓷等,鈦合金相當于私人定制一樣。陶瓷,質感很不錯,當然,是不戴套的情況下……
未來暢想:現(xiàn)在有這樣一種熱水器,能通過手機APP遠程控制打開。手機以后面絕對會是一個智能控制端口。高檔型手機以后可能會走向私人定制化。游戲、圖案等,都完全可以定制,比如把機主照片印到手機上。
材料和工藝:金屬外殼加工工藝目前效果、良率已經(jīng)很成熟了,大概分四種:鑄造、鍛造、沖壓、CNC。有一種鏡面陽極處理技術,之前很盛行,但據(jù)說成本很高,且良率很低,iPhone 7的亮黑就是出自這種工藝。有廠家量產(chǎn),良率65%左右。CNC加工、三次鏡面拋光、氧化、二次陽極,最主要是防指紋處理。無論金屬、陶瓷、玻璃,一定要防指紋,不防指紋很難看。可以當鏡子的那種效果,產(chǎn)品很通透,凸顯高大上。表面硬度與其他陽極產(chǎn)品相同。

還有一種陽極漸變色,部分人從未聽說過。金屬上可以實現(xiàn)漸變氧化,顏色由淺至深。這就是私人定制化,個性化體現(xiàn)。現(xiàn)在手機同質化,尋求差異基本上都在顏色、材料、工藝等方面尋求變化,不過材料已經(jīng)很少有差異了。顏色方面,白色也已經(jīng)可以通過陽極氧化實現(xiàn)了,這是新技術。
雙金屬成型技術,最近陶瓷、玻璃都炒得很熱,但二者都有易碎的缺點,雙金屬主要體現(xiàn)在中框上,成本低廉。CNC雙金屬壓鑄,焊接性能有很大的提升。電池蓋只能用鍛造、CNC、沖壓方法實現(xiàn)。
3D玻璃,實現(xiàn)的方法主要有四種:一,HF(氟化氫)蝕刻+CNC,這種方式不環(huán)保,因為環(huán)保問題越來越被重視,所以最近一些陽極廠、電鍍廠都很難過;二,熱彎成型+CNC;三,熱彎成型+傳統(tǒng)激光;四,熱彎成型+ISL冷激光。
熱彎工藝主要受四個因素影響:溫度、壓力、時間、參數(shù)。優(yōu)點是輕薄、透明潔凈、抗指紋、抗眩光。3D曲面玻璃的生產(chǎn)和2D、2.5D玻璃基本相同,最大的變化是新增熱彎成型設備。過程大概就是熱彎、CNC、平磨、拋棱、絲印、鍍膜、3D玻璃。技術難點主要在于3D曲面成型、曲面拋光、曲面印刷、曲面貼合四大工藝。
展望:2016年,國內(nèi)配備3D玻璃蓋板的手機在整體智能手機市場約占4%,市場規(guī)模約17億。2017年將是3D玻璃騰飛的一年。
陶瓷,陶瓷外殼生產(chǎn)工藝主要分兩大類,模壓成型、凝膠注模成型。陶瓷的優(yōu)點是硬度高、耐磨損、導熱性強、亮黑、閃耀,缺點就是易碎、加工難度大、成本高。陶瓷主要就是七個材質:氧化鋯、碳化硅、氧氮化鋁、氮化硅、三氧化二鋁、碳化硼、二硼化鈦。加工工藝分為傳統(tǒng)加工(磨削、研磨、拋光)、新模式加工(電火光加工、超聲波加工、激光加工和化學加工)。
陶瓷總結一下大概就是這樣,目前陶瓷應用在手機上不多,包括在售、在投的、在打樣階段的,也就是少數(shù)幾款,還是任重道遠。
粉末冶金,如今手機大多是一體化的,如果用上陶瓷和玻璃,那么中框的強度一定要得到保證,無論是鋁合金還是鈦合金。粉末冶金概念也不新鮮了,但到目前為止,能用粉末冶金做中框的,目前只看到樣品,還未見過有量產(chǎn)。因為影響因素比較多,還是有一些技術瓶頸。雖然研究了很多年,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用到中框上的案例。但因為強度、硬度等各方面特性好,相當于不銹鋼316,所以粉末冶金的應用非常廣,一些小件的配件,比如USB、內(nèi)部結構件等。相信這種技術會有一個很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