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玻璃纖維是一種性能優異的無機非金屬新材料,是以葉臘石、石英砂、石灰石等天然無機非金屬礦石為原料,按一定的配方經高溫熔制、拉絲、絡紗等數道工藝秘制而成的,具有質輕、高強度、耐高溫、耐腐蝕、隔熱、吸音、電絕緣性能好等優異性能。其單絲的直徑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的 1/20-1/5 ,每束纖維原絲都由數百根甚至上千根單絲組成。
玻璃纖維誕生于1938年,由美國人發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它最早運用在軍事上,坦克部件、飛機機艙、武器外殼,甚至防彈衣。后來,玻璃纖維被運用到民用領域,在建筑和復合材料兩大領域廣泛運用。經過70多年的發展,目前國外玻纖行業發展到3000多個玻纖品種,50000多個規格,每種規格都有一種用途相對應,并且品種與規格仍以每年平均增長1000-1500種的速度迅猛發展。
我國玻璃纖維工業興起于1958年,在改革開放之前,主要為國防軍工服務,基本上是在封閉環境中依靠自力更生發展;改革開放后,轉向民用,并獲得迅速發展。通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努力,到2007年我國的玻璃纖維產量達到160萬噸,位列世界第一。
如今,玻璃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已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交通運輸、電子電器、建筑建材、節能環保、基礎設施、體育休閑等國民經濟各個領域,成為替代鋼材、木材、石材等傳統材料的新一代復合材料,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三大材料之一,對國家經濟發展與轉型升級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