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915晚會介紹了薄如蟬翼的大國重器 —— 厚度僅為 0.03 毫米的超薄玻璃。
據介紹,在保密等級最高的車間里,中國科學家啟動極限挑戰,目標直指柔性顯示玻璃,即市場熱銷的手機折疊屏所需的玻璃。通過多道先進工藝,玻璃被減薄7倍,蛻變為厚度僅 0.03 毫米的柔性玻璃。這一突破再次打破壟斷,讓中國傲然屹立于世界玻璃材料領域的前列。超薄玻璃的研發與生產,是中國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它實現了我國高端電子玻璃的從無到有,使我國玻璃材料規模化制造進入微米時代。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成員張沖教授在915晚會上表示,將這款超級玻璃應用于手機折疊屏上,如果每天彎折手機屏一百次,可以讓折疊手機使用超過20多年。IDC數據顯示,中國廠商在折疊屏手機上的積極投入和布局,促使中國一直都是全球最大的折疊屏手機市場。IDC預計,未來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將會長期占據全球40%左右的市場份額。預計2024年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出貨量約1068萬臺,同比增長52.4%。至2028年,中國折疊屏手機出貨量將會超過1700萬臺,五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9.8%。IDC報告指出,到今年上半年,各主要安卓廠商均已實現“橫折+豎折”的多形態折疊屏手機產品布局,華為和榮耀還是唯二布局“外折”折疊屏手機的廠商,產品形態更為豐富。對于各品牌在折疊屏手機市場的表現,報告指出,榮耀和vivo憑借新產品在“輕薄”和“全能”上的成功打造,今年上半年市場份額分別達到23.3%和18.7%;OPPO在今年沒有新產品上市的情況下依然位居第四位,市場份額8.6%;三星折疊屏產品受到來自中國品牌的競爭壓力較大,市場份額只有4.2%。IDC認為,三折疊屏手機不管是從硬件,還是軟件生態,以及使用場景上將會進一步推動折疊屏手機市場的發展。具體來看,硬件層面:鉸鏈和屏幕技術的持續創新,是實現三折疊的關鍵;軟件層面:突破應用更多屏幕流轉的挑戰;使用場景:打破移動終端的場景邊界,大屏、小屏靈活轉化,滿足生活、工作等各種場景下的需求。英國市場研究機構奧姆迪亞公司的數據顯示,中國公司推出的大量可折疊智能手機,將幫助本土顯示屏制造商把今年在該領域的市場份額提高到50%以上。中國顯示屏制造商在可折疊市場的迅速崛起,凸顯了韓國三星電子及其顯示屏部門和美國蘋果公司面臨的挑戰。三星電子及其顯示屏部門正在艱難打入中國市場,蘋果則尚未涉足折疊手機領域。奧姆迪亞首席分析師喬伊·郭12日在上海的一次會議上表示,預計今年將發布的21款可折疊手機中,有18款來自中國公司。今年已經推出可折疊手機的其他公司包括榮耀、vivo和小米。這些品牌的顯示屏大多來自中國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屏制造商京東方、華星光電和維信諾。因此,根據奧姆迪亞的預測,這3家公司將占今年2580萬臺可折疊顯示屏出貨量的53%。2023年,它們的市場份額合計為32%。喬伊·郭說,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認為可折疊手機將幫助他們提高平均售價”,“蘋果沒有可折疊手機,三星的可折疊手機在中國也不受歡迎。所以他們認為自己有機會進入這個高端市場”。她補充說,除了價格優勢之外,中國顯示屏制造商在滿足客戶需求方面往往比三星更靈活。
不過,盡管中國顯示屏制造商正享受著中國市場新品發布帶來的好處,但目前尚不清楚全球市場的普及速度會有多快。奧姆迪亞將今年全球可折疊手機的出貨量預測從2700萬部下調至2400萬部,原因是三星電子Galaxy Z系列的銷量低于預期,而且中國廠商在翻蓋式可折疊手機方面采取了“保守”的產品策略。
(文章來源:天天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