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槽是玻璃生產線上重要的組成部分,其與熔窯、退火窯以及冷端設備共同組成了整個生產線。在實際的生產中,經熔窯熔化、澄清、冷卻后的高溫玻璃液體經流道進入錫槽成型,然后經過退火窯進行退火,最后進入冷端切割。
錫槽部位可分為底磚、胸墻、頂蓋、流道和流槽等四個主要組成部分,其采用的耐火材料主要的施工方式需按照以下方式進行:
施工流程
錫槽施工流程:測量放線→底磚砌筑→底磚螺栓焊接→封孔、封邊料施工→胸墻砌筑→頂蓋磚安裝→邊封安裝。
底磚砌筑
底磚砌筑要點:
(1)基準面校準、設定及控制。錫槽縱向中心線設定(應與熔窯一致)。
錫槽(橫向)第一立柱中心線測設并校準,標定于鋼結構表面。
(2)錫槽底磚砌筑。浮法錫槽底磚一般分為底磚、邊墻磚、入口磚、出口磚,所有磚都被精確加工磨光并且六面互成直角。其制造公差應滿足施工要求(否則進行加工組裝),并不得受潮。
按照第一根錫槽立柱基準,把進出口端邊緣的位置標記在錫槽外殼上,以此作為開工基準線,這排的中心磚是決定錫槽所有底磚位置的起點。
底磚膨脹縫處施工時應禁止任何東西墜入,在膨脹縫內放置不同規格的低碳鋼片,鋼片的厚度規格按施工圖設計要求放置。
出口唇磚定位之前,必須檢查唇磚頂邊的水平情況,以確定唇磚是否與出口唇板邊在同—水平位置上。
(3)底磚螺栓焊接、安裝。焊接之前,必須做工藝性試驗,以確定合適的焊接參數及規范,確保螺栓焊接質量,具體方法如下:
1)用相同規格的螺栓及同樣材質在底板上進行模擬試焊,將焊好的螺栓出測試套管扳成“U”形,焊縫用著色的方法檢驗,無裂縫產生,即為合格。
2)調整焊接電流,正式焊接必須按下列方法進行:用平鉆頭依次插入每塊磚螺拴孔中,鉆去槽底鋼板上雜物和浮銹,使其獲得清潔的表面,移去鉆頭,用真空吸塵器把散落的材料及浮銹吸出,將耐熱不銹鋼螺栓放入,按工藝試驗確定的焊接參數及規范進行正式焊接。
3)全部螺栓焊接都必須進行檢驗,并滿足軸向拉力的指標,具體方法如下:用10~100N·m扭矩扳手對螺栓進行試驗,當扭矩達到14N·m時(螺栓直徑為12mm),而螺栓不被拉出即為合格。當螺拴松動時,必須先移去底磚,焊接接口經角向砂輪磨光機磨平,必須小心不要讓火星進入膨脹縫內,吸塵清掃后,重復砌筑底磚,按上述要求焊接。
4)當每個螺栓焊接檢驗合格后,把加工后耐火石墨套管放入每一個螺栓內,接著放入密封墊圈,再用螺母緊固。螺栓孔內用搗打料搗打密封,先用吸塵器將孔內雜物清理干凈,加料分兩次進行,二次搗打完,搗料表面與磚面平齊,最后再以澆注料密封邊墻磚與爐側殼間的空隙。
(4)石墨擋坎及石墨邊襯安裝:
1)將石墨擋坎裝配在錫槽底磚內按工藝要求安裝到位。
2)利用爐外水平儀測量各塊擋坎磚頂面標高,按各擋坎磚排列位置編號并做好記錄。
3)取出所有石墨擋坎磚,按照錫液工藝要求確定石墨擋坎實際標高逐塊上刨床精加工。
4)根據側墻磚凹槽定位各不銹鋼條,按施工圖紙編號確定各石墨邊襯條位置并預組裝。
5)根據組裝位置將各不銹鋼條焊接于錫槽槽殼上,同時將相應的石墨邊襯條用耐熱不銹鋼沉頭螺絲固定在不銹鋼條上。為保證各石墨邊襯條安裝間隙,可適當加工石墨邊襯條長度。
胸墻砌筑
(1)胸墻磚由下往上砌筑,最下兩層磚磚縫處設有固定件,固定件焊接在側板角鋼上,并嚴格確保側墻砌體的垂直度,以免影響活動邊封的安裝。
(2)砌筑時依據固定件的形狀加工胸墻磚,使兩者連接緊密。
(3)砌筑時碰到頂罩節與節間的角鋼和各工藝孔洞時,加工胸墻磚結構。
(4)胸墻磚與頂蓋磚間的脹縫按圖仔細留設。
頂蓋砌筑
錫槽頂蓋磚國外通常用的是圖1樣式的磚,而國內浮法線錫槽頂采用的是大預制塊形的磚,上設掛鉤,方便運輸和砌筑,安裝時所有吊掛件按胸墻磚找平,確保整個下表面平整度達到設計要求。施工時從頂罩進口端沿縱向逐節推進,磚縫要求均勻,相互靠緊,保證頂蓋的整體性。

頂蓋磚安裝時,先安裝軌道磚、最終按電加熱布置圖安裝填充磚并定位光坯磚(即不裝加熱元件三眼(六眼)填充磚(安置一個或兩個三相加熱元件),注意裝入三相電加熱元件的孔朝向,不得顛倒,同時放入硅炭棒保護絕緣瓷環。
流道和流槽砌筑
流道和流槽一般是在熔窯、錫檇砌筑完畢后再進行安裝砌筑。
流道直接砌筑在槽體支承鋼結構上,施工前必須進行工序交接,復測支承鋼結構標高及中袖線長度首先砌筑流道矮墻及支撐大磚。將其上表面逐層按標高精確找平,其次往流道支撐大磚上干砌底磚及面磚,然后架設專用拱胎砌筑硅質斜喇叭拱,最后干砌側墻及頂部保溫磚。
流槽及平碹砌筑在窯外進行,耐材安裝于相應的鋼結構槽體及燕尾鋼內。在窯外首先就位、找平各鋼結構,然后根據砌筑安裝精度要求逐一安裝各鋼結構件及相應磚型并加工打磨,最終將組裝好的流槽及平碹吊裝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