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隨著最后一桶混凝土傾注而下,位于巴南區界石數碼產業園的重慶惠科金渝光電第8.5+代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項目一期首個主車間成功封頂。該項目是國內第一個由混合所有制企業主導建設的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也是我市打造液晶面板產業集群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項目一期預計明年一季度建成投產,達產后年產值不低于110億元人民幣。

“我們計劃在重慶建成光電顯示方面的研究院,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將匯集重慶。”惠科股份公司副總裁杭井強向記者介紹。
6個月完成主廠房建設
重慶惠科金渝光電第8.5+代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項目于2014年12月31日簽約落戶巴南界石數碼產業園,由惠科電子(深圳)有限公司、重慶渝富資產經營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巴南經濟園區建設實業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資打造。項目一期占地面積約600畝,于2015年6月18日正式動工開建,計劃總投資120億元,總建筑面積約74萬平方米,采用a-Si(非晶硅,即A硅)技術,月產7萬片玻璃基板,預計2017年一季度建成投產,達產后年產值不低于110億元人民幣,稅收約13億元。杭井強介紹,“項目投產后,整機和顯示?每年的銷售額將達到300億左右。”
據悉,該項目由中建三局承建,作為項目順利實現投產計劃最重要、難度最大的一環,其主車間建設是我國西南地區首個使用華夫板施工工藝的大型潔凈廠房工程,施工質量要求極高。
據主車間項目負責人汪再紅說:“項目從1月29日進場至今,項目人員與時間賽跑,28萬平米的廠房施工組織僅用了不到6個月時間就實現了主體封頂。按照目前的推進進度,整個生產設備將于今年8月陸續運抵項目現場,10月開始安裝調試;整體項目預計2017年1月底投入試運營,相比原計劃投產時間提前5個月。
生產線具全球先進水平
液晶面板被譽為現代信息產業的“眼睛”,廣泛應用于電視機、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以及戶外的拼接墻、商用廣告、汽車內顯示?等方面。目前,惠科已研發出透明電視、曲面電視等新型顯示?終端,并已投入量產。“科技先行、技術先行,我們引進全球掌握最先進技術的人才,目前在產品上已取得小突破,預計未來5年取得重大突破。”杭井強介紹道。
“別人要做5道程序,我們四道就可以完成。”杭井強向記者介紹,第8.5+代生產線的技術更加先進,生產出的顯示屏亮度更高,壽命將增加百分之二十。“一般的顯示屏壽命大概在10萬小時左右,我們的顯示屏能達到12~13萬小時。”
據了解,目前惠科的外籍專家已達到500人左右,惠科計劃在3年內將專家團隊擴建到1000人。設立在歐洲的專家團隊也將入駐巴南。“這對我國的光電顯示技術研發起重要的作用,中國光電顯示技術將躋身世界前列。”杭井強介紹,目前光電顯示方面領先世界水平的有韓國的三星、LG等公司,惠科公司計劃用5到10年,全力趕超世界龍頭企業,讓中國的光電顯示技術走在世界前列。
平板顯示集群初具規模
據巴南區區長陳剛介紹,近年來,巴南區圍繞全市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結合自身產業、技術發展趨勢,堅持整機與配套并重、產業空間集中的集群化模式,把平板顯示產業集群作為巴南未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并實施“中間突破,帶動兩邊”戰略,以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項目為核心,予以重點突破和發展。同時,著力打造電視機、液晶顯示器等平板顯示終端下游產業,帶動IC設計、IC載板、拋光片、玻璃基板等上游關鍵原材料配套產業布局,積極支持設備制造產業發展,完善和優化產業鏈結構。
截至目前,通過依托重慶惠科金渝光電第8.5+代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重慶惠科金揚科技產業園等,巴南經濟園區已先后引進重慶穎揚新材料科技園、新康意新材料西南生產基地、金顯像液晶顯示模組生產基地等10余家平板顯示企業入駐,打通了從玻璃基板、液晶面板、液晶面板綁定、液晶顯示模組,再到整機等全產業鏈。
目前所有簽約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并實現部分投產,其中惠科金揚產業園、穎揚新材料科技園正在實施內外部裝修和設備安裝,預計10月底以前實現投產。今年1~6月,以惠科為代表的平板顯示產業實現規上產值56.4億元,同比增長99.9%,拉動了整個巴南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增長。
未來將打造500億元集群
據巴南經濟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園區未來將立足惠科平板顯示產業集群項目,以高世代液晶面板項目為引領,推動玻璃基板等上下游產業協調發展,打造重慶產業實力最強的平板顯示產業建設基地。
同時,加快形成集成電路、通信設備等產業集群。重點打造芯片設計封裝測試、移動互聯智能終端、物聯網、虛擬現實(VR)及增強現實(AR)等產業。到2020年,整個巴南信息通信技術產業實現產值500億元,成為全市重要的信息通信技術產業基地和平板顯示產業核心基礎部件最重要的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