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剛玻璃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在降低成本方面主要采取的措施是“硅片薄片化”和“銀包銅”,目前已成功導入130微米硅片,下一步的目標是120微米硅片的導入。“銀包銅”技術公司正在積極推進中,目前進展順利,相信很快就能應用到量產中。
資料顯示,之前金剛玻璃是集研制、開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和安裝于一體的特種玻璃供應商,在高強度單片銫鉀防火玻璃,高強度單片低幅射鍍膜(Low-E玻璃)防火玻璃,防炸彈玻璃、防颶風玻璃等領域取得多項專利,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1.2GW異質結項目的建設是金剛玻璃在鞏固傳統優勢業務的基礎上,實現業務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未來BIPV領域及產品是很自然的擴展應用方向性。金剛玻璃表示,公司玻璃深加工,與光伏產品密切相關,能與光伏產業產生一定的協同效應,有利于增強公司市場競爭力和綜合盈利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2021年6月,金剛玻璃業務轉型升級,布局異質結光伏,投建了1.2GW異質結項目,該項目于2022年3月實現首片電池片下線,目前微晶線產量一直在爬坡,另一條非晶線也已經完成微晶改造正在試制,我們一直在做量產產能提升的工作,酒泉項目目前也在推進中,公司未來會持續加大光伏業務各方面資源的投入。異質結電池降本方面是行業非常關注的事情,同時也是異質結全面應用終端的關鍵因素,HJT成本跟PECE打平需要HJT產業鏈上下游共同來推動實現,目前主要還是采用薄片化跟銀包銅方案來推動,方案成熟后異質結電池成本有望與PERC電池成本打平。
異質結產線應用微晶技術方面,金剛玻璃1.2GW項目的兩條線均使用單面微晶技術,單面微晶技術的應用使得公司量產效率由24.5%提升到25%。酒泉4.8GW項目公司將會直接采用雙面微晶技術,預計量產效率將會提升到25.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