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在這場最高規格的科技獎勵大會上,威海也交出一份閃亮答卷——威海中玻新材料技術研發有限公司等4家骨干企業4項科技成果獲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位列全省第三。

威海中玻新材料技術研發有限公司:
坐了二十年“熱板凳”,沖破鍍膜玻璃技術歐美封鎖
“玻璃,是最容不得瑕疵的東西,就連一個小氣泡都會特別明顯。就像我們做科研一樣,容不得一絲誤差。”威海中玻新材料技術研發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劉起英這樣形容和她打了幾十年交道的玻璃。
說起玻璃,很多人覺得和科技創新關系不大。但在劉起英所帶領的鍍膜玻璃生產技術研究團隊手中,一塊玻璃可以被覆上20多層功能薄膜,被賦予保溫、隔熱、節能、導電等功能,而厚度比頭發絲還細上千百倍。
賦予玻璃如此“膜力”的,正是2001年就開始的“浮法在線氧化物系列功能薄膜高效制備成套技術及應用”項目。早在2008年,從中??毓赏;厣a線上走出的鍍膜玻璃就被安裝在了北京奧運村。
一塊塊節能玻璃里,藏著一個鍍膜玻璃研發團隊長達二十年的科研歷程。“之所以立項,就是因為歐美長期的技術封鎖,我們的企業只能花高價進口這種功能性玻璃。”劉起英說,研發團隊和浙江大學牽手走出了一條完全不同的技術路徑,研發核心裝備,直接打破歐美壟斷,最終捧回了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每年至少半年都在生產線上做實驗,成天面對的是上千攝氏度的玻璃窯爐……“都說坐冷板凳,我們坐的可是夏天超過50℃的‘熱板凳’。”劉起英說,最難突破的就是如何保證4米寬幅玻璃的功能薄膜的均勻性。
為此,浙大和研發公司團隊一個負責理論研究、一個負責應用實驗,終于獲得重大突破,鍍膜速度達到每秒45納米,滿足浮法玻璃在線鍍膜生產的需求。如今,運用此項技術生產的節能玻璃年產量超過2億平方米,國內同類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達60%,年可節約標煤320萬噸,中??毓赏;匾渤蔀榇祟惍a品的最大生產基地。
劉起英說,團隊已經著手研發具有高節能性的智能玻璃,把更多科技力量注入威海玻璃產業,讓小小玻璃成為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