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上午,八輛載有光伏玻璃的貨車駛入嘉興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廠區,經檢驗合格后,千余塊玻璃陸續抬入升降梯,運送至二樓生產線上。這些光伏玻璃正是在十分鐘之前,從一條馬路之隔的福萊特玻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運出。這樣的“輸送”每周都有。兩家企業之間的密切合作,得益于秀洲在更高層次上的產業布局。
在秀洲產業生態圈的建設中,頭部企業通常扮演磁石作用,起到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作用。“光伏產業是秀洲區的優勢產業和主導產業,我們通過高能級產業生態圈建設,推動企業聚點成鏈,通過一年又一年的強鏈、補鏈、延鏈,暢通了企業的上下游,提升了企業供應鏈韌性,有利于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行業影響力。”秀洲國家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秀洲國家高新區集聚了200余家光伏企業。整個光伏產業鏈的韌性在不斷延伸中得到增強。
放大“1+1>2”協作效應
福萊特玻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玻璃研發、制造、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大中型企業,創建于1998年6月。2019年,福萊特成功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為嘉興市首家“A+H”上市公司。企業的主要產品涉及太陽能光伏玻璃、優質浮法玻璃、工程玻璃、家居玻璃四大領域,目前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鏈。
基于此前長期合作關系,經福萊特牽線搭橋,2019年10月,隆基集團與秀洲區達成全面合作。這也與秀洲區近年來推進產業鏈提升和產業集群建設的做法不謀而合。項目建設過程刷新了“秀洲速度”。該項目于2020年3月開工建設,8月廠房結頂,10月16日第一塊試生產光伏組件下線,并于當年的10月30日正式投產。
“我們的項目落地秀洲國家高新區后,和福萊特挨得很近,雙方形成了非常好的良性互動。”嘉興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高級經理周超說,和福萊特的成功合作,不僅節省了物流成本,也減少了耗損,如果遇到技術問題,一個電話就能來現場溝通,從上下游關系進化到一個產業功能區里的鄰居,已形成了15分鐘的產業生態圈,這極大地助推了兩家企業的互利共贏。
“1+1>2”協作效應不斷放大。根據福萊特今年2月8日發布的公告稱,在原長單銷售合同的基礎上進行了大幅追加,并約定了2022年至2023年的采購量,具體訂單價格每月協商確定。公司預計本次補充協議銷售光伏玻璃3.15億平方米,按當前市場價格測算,預計總金額約117億元人民幣(含稅)。
上市企業強強聯合的背后,猶如一只扇動翅膀的蝴蝶,引起了區域產業布局的新變化,實現了企業間“1+1=1”產業的融合和“1+1>2”的綜合效能。在此效應下,嘉興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主動擴大產能,實際年產能由5GW提升至不低于7GW。今年5月,企業迎來滿產,1至7月產值達到50.28億元,全年產值有望達到120億元。
行業龍頭企業+企業研究院+配套企業=光伏產業生態圈
“產業鏈的良性互動,也讓我們更加有信心在嘉興發展。我們先后與秀洲國家高新區簽訂投資協議,建設嘉興10GW高效太陽能光伏組件研發、生產項目,而福萊特正是阿特斯嘉興高效組件基地項目的上游企業。”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高級副總裁兼首席制造官張光春認為,物理空間的改變帶來了化學反應。
未來區域間的競爭不是企業的“單打獨斗”,而是產業鏈各節點上的“組團打拼”。正是看到了這一點,秀洲在2020年全面實施產業鏈鏈長制,如區委常委、秀洲國家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李陳源在當年就新增了一個身份——光伏新能源產業鏈鏈長。“我們以打造千億產業集群為目標,圍繞光伏新能源產業,構建集‘行業龍頭企業+企業研究院+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于一體的光伏新能源產業全產業鏈。”秀洲國家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5月,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光伏協同創新產業聯盟成立,積極搭建G60科創走廊區域內光伏產業合作交流平臺。“聯盟的成立旨在加快推進產業一體化布局和各類高端要素對接,促進長三角光伏產業鏈深度合作,促進光伏產業轉型升級和協同發展。”聯盟首任理事長、福萊特玻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阮洪良表示。9月3日,嘉興市高新技術企業協會光伏新能源產業協組成立,福萊特玻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組長單位,將牽頭組建產業創新聯合體,提升嘉興市光伏產業的高端競爭力。
在產業協同之路上,發展不再是一家的獨角戲,而是“眾人拾柴火焰高”。電池片及組件企業以隆基、阿特斯為代表,光伏輔料企業以福萊特為代表,并由此吸引了大量下游企業——大規模儲能系統,這是光伏智能電網建設的關鍵一環,如意美旭數字化智能組件控制系統、偉巴斯特新能源、阿特斯新能源、川禾新材料等。此外,還有專門的光伏全產業鏈檢測技術,如嘉興鑒衡光伏檢測中心、新耀云平臺等。
放大“1+1>2”的協作效應,帶來整個產業的精彩裂變。通過產業鏈的上拓下擴,在不斷的合縱連橫中,一個包括研發創新、光伏組件、核心設備、互聯網運維等在內的光伏產業生態圈正加速崛起,這將極大提升區域光伏產業在世界的影響力,并助力整個區域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打造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