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以及消費水平不斷升級,我國醫藥市場規模保持持續增長。在醫藥行業長期向好的背景下,與醫藥行業密切相關的藥用玻璃市場也迎來了不錯的發展空間。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藥用玻璃行業的市場規模已經突破200億元。

(圖片來源:制藥網)
兩大因素加持下
我國中性藥用硼硅玻璃市場空間巨大
當前,國內藥用玻璃正呈現從低硼硅向中性硼硅玻璃升級的趨勢。一方面,在醫藥行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居民對醫藥、醫療類產品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更加注重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據了解,低硼硅和中性硼硅玻璃的區別就在于此,后者更具備安全性,不容易與藥液發生化學污染,可以很大程度上確保所包裝的藥品質量穩定性與用藥安全。在藥品質量要求越趨嚴格的背景下,國內藥廠對中性安瓿瓶小藥瓶等包裝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對于中性藥用玻璃的需求持續擴張。
另一方面,行業規則也在發生改變。近年來,我國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政策不斷推進,其中2020年《化學藥品注射劑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技術要求》指出,“注射劑使用的包裝材料和容器的質量和性能不得低于參比制劑,以保證藥品質量與參比制劑一致”。
據了解,參比制劑基本使用中硼硅玻璃,加上注射劑一致性評價的推動,將加速藥用玻璃的產品升級。此外,我國玻璃藥瓶的執行規范也將與國際接軌,加快向中性硼硅玻璃升級,預計未來國內藥用玻璃的市場規模有望持續擴大。
肖特玻管業務部執行副總裁Patrick Markschläer博士曾在接受制藥網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全年總的藥用玻璃數量約30萬噸,其中中硼硅藥用玻璃大概占7%~8%左右。隨著中國的政策以及健康中國的理念推進,醫藥包裝正在不斷升級,這將大力推動低硼硅玻璃升級為中硼硅玻璃。其預測,未來的5~10年,中國30萬噸的藥用玻璃將會有30%-40%由低硼硅玻璃升級為中硼硅玻璃。
另有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需要中性藥用玻璃約10萬噸,中性硼硅藥用玻璃需求量在國內市場年增長率達到20%,遠遠高于全球市場上7%的增長率。從數據可見,國內中性藥用硼硅玻璃市場空間巨大。
中性硼硅玻璃主要依賴進口
國內生產企業有望獲得新契機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性藥用玻璃門檻高、技術要求高等因素,目前國內主要還是依賴于進口。因此,在國內中性藥用玻璃市場需求難以得到滿足的背景下,國內企業有望獲得新契機,倒逼國產企業逐漸從事中性硼硅藥用玻璃的生產,升級替代低硼硅或鈉鈣藥用玻璃,推動國內中性藥用玻璃行業的發展。
2020年以來,隨著藥用玻璃概念不斷升溫,國內的中性藥用玻璃生產企業也備受業內的關注。今年3月9日晚間,國內大型藥用玻璃生產企業正川股份披露2020年年報,2020年,公司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305萬元,比2019年同期下降13.11%。另外,正川股份還對2021年的經營工作作了規劃,公司表示將從重點抓好七個方面的工作,其中包括全面提升中硼生產能力,大力引進先進制瓶生產設備,提升中硼產品生產能力,滿足一致性評價下中硼產品增量和疫苗及生物制品的市場需求。
藥用玻璃行業龍頭山東藥玻也正在積極布局中硼硅藥用玻璃制造領域。今年2月份,山東藥玻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中硼硅玻璃瓶年產量在2.5-3億支;目前中硼硅玻璃管缺陷有所改善,公司未引進國外窯爐技術和設備。業內預計,公司中性硼硅玻璃模制品新產能有望快速投產;中性硼硅玻璃管制技術集中突破中,預計尚需一定時間。行業升級帶來的產品結構優化將不斷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此外,還有不少企業計劃加碼進軍中性藥用玻璃領域。例如,旗濱集團2020年5月份發布的《關于共同投資建設中性硼硅藥用玻璃素管項目暨關聯交易的公告》顯示,公司擬投資中性硼硅藥用玻璃項目,項目計劃分期建設,建設規模為3窯8線100噸/天(窯爐出料量)中性硼硅藥用玻璃素管,以及產品深加工,項目總投資約6億元;德力股份也曾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在相關玻璃材料領域進行溝通和探索。
文章鏈接:制藥網https://www.zyzhan.com/news/detail/80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