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輝瑞、莫德納、英國阿斯利康等公司的疫苗在歐美多國獲得緊急使用批準,中國確定將對部分重點人群開展接種,疫苗已經成為全球對抗病毒的新武器。針對如此龐大的接種人口,疫苗的生產、存儲、運輸等環節處處充滿挑戰,此前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提出的疫苗瓶生產困難問題,再次受到關注。裝有疫苗的小瓶子會不會成為“卡住”中國疫苗生產脖子的一只手?《環球時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疫苗瓶到底缺什么
張文宏曾公開表示,大量生產裝新冠疫苗的瓶子不比生產疫苗本身容易多少,首先要有足夠的玻璃,還要有足夠的廠家。張文宏提到的疫苗瓶生產問題,國內外不少疫苗廠商和專業人士也已經意識到。此前美國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也提醒稱,“連疫苗瓶、灌封設備,全球都沒有足夠的儲備”。
太平洋證券醫藥團隊在一份研報中稱,若新冠疫苗瓶以中硼硅管制瓶為主,按照全球新冠疫苗滲透率20%—70%、每人注射1-3次進行測算,新冠疫苗對應玻璃瓶市場空間為15億支—160億支。
國內疫苗專家陶黎納2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介紹稱,一般用于存放疫苗的容器有三種:安瓿瓶、西林瓶和預灌封注射器。多位參與過國內緊急接種的人士告訴記者,他們接種的國產新冠疫苗均為預灌封注射器,即完成灌裝疫苗的注射器。另據了解,目前科興生產的部分疫苗,也采用西林瓶存放。
雖然可以采取不同容器存放,但令疫苗瓶供應緊張的主要原因還是制造瓶子的玻璃產量有限。陶黎納介紹稱,由于涉及公眾健康,裝疫苗的玻璃瓶一般必須具備耐低溫、高質量、高穩定的特點,這樣的要求決定了在疫苗生產的包材環節中,必須使用醫用玻璃。而生產醫用玻璃,不管是原材料的獲得,還是中間的加工過程,以及最后運輸和儲存,成本均比普通玻璃更高,工藝要求也更加嚴格。
目前,醫用玻璃瓶所用的材質主要為鈉鈣玻璃和硼硅玻璃兩種,而中硼硅玻璃是國際公認的安全藥品包裝材料,不僅可充分保障藥品的安全穩定,還可防止藥品與低等級包裝發生不良反應而危害人體健康,也是國際幾大制藥公司主要選擇。但陶黎納表示,我國國內市場上的醫用玻璃是以低硼硅玻璃和鈉鈣玻璃為主,國家已在推動中硼硅玻璃的替換工作。
德國肖特占了全球一半市場
相關統計數字顯示,在中硼硅玻璃生產企業中,德國肖特公司占據全球約一半的市場份額。相比之下,國內僅有藥用玻璃龍頭企業山東藥玻,正川股份等幾家公司有能力生產中硼硅玻璃,且占總產能的比例并不高。
位于德國美因茨的肖特公司已有136年歷史,在特種玻璃、微晶玻璃和相關高科技材料領域全球領先。公司發言人薩爾瓦多·魯吉耶羅對德國電視一臺表示,已有100多家疫苗研究機構向其預訂疫苗瓶。這意味著,全球每4個新冠疫苗項目就有3個使用了肖特中硼硅藥用玻璃瓶,其中也包括中國機構。
該公司疫苗瓶具有幾個優勢。一是高耐溫性,在高達500℃和低于-72℃的溫度下具有極高耐溫性;二是高穩定性,隨著時間推移,藥物與包裝材料可能會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影響藥物功效,而肖特的配方設計可以很好地提升玻璃穩定性;三是經過上百年的檢驗,肖特疫苗瓶還可以防止有害物質污染。
至于全球疫苗接種中,是否會遭遇疫苗瓶“瓶頸”?肖特公司老板弗蘭克·海因里希特在接受德國《法蘭克福匯報》采訪時很肯定地表示,“絕對不會有任何交付瓶頸。”據他介紹,僅僅肖特公司已經在德國、匈牙利等全球10多家工廠提升產能,一年可生產20億支疫苗瓶。肖特也是中國市場最主要的中硼硅玻璃供應商之一,該公司近日也對媒體表示,公司在蘇州和縉云均有生產基地,且正在擴大產能。
中企可以迅速釋放產能
缺少中硼硅玻璃是否會讓我國疫苗生產遇到問題?對于這一問題,中國疫苗行業協會此前曾明確表示,我國疫苗瓶年產量至少可達80億支以上,完全能夠滿足新冠疫苗的生產需求。疫苗瓶生產企業目前擁有充足的準備時間和產能基礎,只要新冠疫苗研發成功,確定了包裝產品的形式和規格型號,疫苗瓶生產企業可以迅速釋放產能,持續有序地滿足市場需求。
山東藥玻生產部門的一名負責人此前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公司有信心滿足新冠疫苗的玻璃需求。根據媒體披露的數據,山東藥玻的中硼硅模制瓶產能約2億支,中硼硅管制系列瓶產能6.87億只。國內另一家中硼硅玻璃生產商正川股份今年7月底曾發布公告稱,將通過公開發行債券方式募資,用于中硼硅藥用玻璃生產項目及中硼硅藥用玻璃與藥物相容性研究項目。
一位不具名的國內免疫學專家2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公眾并不需要過于擔心疫苗瓶的問題,一方面各疫苗廠商有一定疫苗儲量,另一方面,幾億支的需求也不是同時產生的,相關企業有足夠的時間準備、應對。陶黎納也表示,中國繼續用非中硼硅玻璃做疫苗瓶,并不會在實質上影響到國產疫苗的效果與安全性。但若想要成為全球的領導者,我國應該向高標準看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