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0日,當記者來到位于經開區的公租房3號棟樓時,一塊大約500平方米的玻璃已經加裝在大樓一側。項目現場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這不單單是一塊簡單的玻璃,它是一塊具備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并網光發電玻璃,名叫碲化鎘薄膜發電玻璃。
“這個項目基本上能夠滿足這一棟辦公樓正常地用電需求,而且我們已經跟電力部門申請了余電上網,用不完的電可以通過電網賣給供電部門。”項目現場負責人陳志良介紹:碲化鎘薄膜發電玻璃,被譽為“掛在墻上的油田”,是在絕緣的普通玻璃上均勻地涂抹4微米厚的碲化鎘光電薄膜,將普通玻璃變成可導電、可發電、可回收的半導體材料。今年,碲化鎘薄膜發電玻璃生產線項目順利在醴陵市東富工業園落戶,為了更好地對外展示其節能環保優勢,特意在公租房3號棟外立墻上加裝了一面玻璃幕墻。
據了解:單片面積1.92平方米、重30公斤的“發電玻璃”,年發電量達260度至270度,一戶家庭裝上三、五塊這樣的玻璃,可以保證全年家庭日常用電。碲化鎘薄膜發電玻璃生產線項目的落戶,將有效拉動全市玻璃生產、光伏發電、新型建筑等上下游關聯產業快速發展。不僅對推動醴陵市玻璃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拓展玻璃產品應用領域和市場空間具有重要意義。
“可以提升醴陵玻璃產業的競爭力,將醴陵打造成一個玻璃高地。”陳志良開心地向記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