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屆進博會主場館的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是國內最大的單體幕墻建筑,建筑幕墻面積達到26萬平方米。為使本次進博會期間玻璃幕墻零隱患,上海市幕墻行業骨干企業派出80多名維護人員動用13套先進檢查設備對場館進行全覆蓋檢查,及時更換隱患建筑幕墻玻璃60余塊。
進博會期間全市各玻璃幕墻應急搶險隊在核心區域嚴陣以待,在上海市住建委統一指揮,做到400應急電話一響,搶險隊2小時內趕到現場并排除樓宇隱患玻璃幕墻。
為了保障上海市既有玻璃幕墻建筑安全可靠,市、區二級行政管理部門在年初圍繞玻璃幕墻管理難點、痛點開展調研,成立上海市既有建筑玻璃幕墻整治領導小組,開展全市既有建筑玻璃幕墻整治等舉措。
在第二屆進博會倒計時120天,開展2019年全市既有建筑玻璃幕墻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市、區、街鎮、樓宇業主、物業聯動,以自查與監督檢查相結合,對上海市近13000棟玻璃幕墻建筑進行安全巡查。
同時充分發揮行業組織作用,上海裝飾裝修協會邀請行業53名專家,組成16個檢查小組,重點對1600棟玻璃幕墻建筑進行安全排查并落實隱患整改。
另外,上海市住建委將上海建筑幕墻管理平臺既有建筑玻璃幕墻管理場景納入上海市城市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建設。
平臺經過7萬條數據、1萬個案例的深度學習與分析,通過業主基礎檔案、動態管理行為、氣候外部影響等30個風險因子的算法模型,推算出5年以內玻璃破損率較高的玻璃幕墻建筑。結合數字化預警系統,將樓宇風險信息推送至管控人員開展智能現場核查。
智能核查有無人機、清洗機器人和傳感器等方式。在無人機上懸掛搭載高清和遠攝變焦云臺相機與后臺風險識別管理系統融合,捕捉到玻璃幕墻面板破損、脫落、密封膠開裂等問題;無人機掛載的云臺和高靈敏度熱成像相機,利用紅外熱成像原理彌補人眼不易發現的幕墻的大片空鼓、滲漏、中空玻璃失效等潛在風險。自動清洗機器人加裝微距攝像頭,在清洗過程中同步發現隱患。
系統也在實戰中得到了檢驗。今年第九號強臺風“利奇馬”路經上海中心,平臺“云幕墻”系統向申城主要區域玻璃幕墻建筑業主、物業發出臺風預警。平臺利用智能算法模型實施計算,對上海市入網玻璃幕墻建筑進行安全等級分類,將128棟玻璃幕墻建筑列為紅色高危建筑并發出臺風防范告知。上海幕墻管理平臺“云幕墻”系統將為進博會幕墻安全提供保障。
在進博會舉辦前夕,上海市住建委也聯合上海人民廣播電臺《990早新聞》、《東廣早新聞》、上海交通廣播臺等媒體制作玻璃幕墻專題報道。虹口、寶山等區開展玻璃幕墻安全應急演練等活動,提升市民防控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