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產業興城!為了推動青島市高端制造業的發展,青島市委、市政府發起了“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攻勢,青島開發區結合國家智能化工業園區試點示范建設,持續創新,多點突破,大力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近期,青島開發區陸續就“智能制造”重點項目進行系列宣傳報道,本期介紹臺玻光電玻璃產業園項目。

據悉,臺灣玻璃創立于1964年,1973年在臺灣公開上市,1993年成立臺灣玻璃中國控股公司,開始在大陸市場積極布局。產品涵蓋平板玻璃、玻璃纖維、電子級超薄玻璃、光伏玻璃、太陽能鏡板玻璃、容食玻璃及汽車玻璃等7大事業部,在大陸投資建廠22家,員工人數16000多人。
自2012年開始,企業面臨傳統產業產能過剩、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壓力劇增的嚴峻形勢。為節約土地資源,盤活現有資源,響應國家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加快推進玻璃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臺玻從供給體系特別是市場需求端入手,按照市場需求組織研發和生產,不斷優化完善產業結構,推動新興產業的發展,積極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
臺玻青島玻璃有限公司自主將原來6條壓花玻璃生產線逐步淘汰,經過多次論證測試,其中一條升級改造為太陽能光伏玻璃生產線,其余5條生產線全部停產。與此同時,企業積極研發推出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新型玻璃,升級打造光電玻璃產業園。該項目由臺玻集團和深圳臺智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一期總投資不低于6億元,規劃建設4條生產線,預計年產值6億元,年納稅額約8000萬元。
第一條生產線主要生產雙面鍍膜雙面消影光電玻璃,投資5000萬元,已于2018年5月投產使用;第二條生產線主要生產一次成型的雙面減反射(AR)玻璃,已與供貨商簽訂1.2億設備購買合同,計劃2019年6月底前完成設備安裝;第三、四條生產線將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投資建設,目前已在規劃。
光電玻璃主要用于電子設備觸摸顯示屏,汽車液晶顯示面板及減反射后視鏡,博物館、商鋪展示櫥窗等。光電玻璃生產屬于玻璃深加工工藝,采用0.25m/m-6m/m的電子玻璃基片,相較于傳統玻璃生產方式接近環境零污染。
臺玻青島玻璃有限公司及青島壓花玻璃有限公司是臺灣玻璃中國控股公司在大陸的先行者,兩公司均成立于1993年,投資總額1.5億美元,注冊資本11709.3萬美元,公司采用臺灣玻璃集團管理模式。企業秉承“以先進的技術,全公司的品質管理,向顧客提供滿意的產品”的理念,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壯大,成長為一個集高檔浮法玻璃制造及玻璃深加工的國家中型企業。目前資產總額7.5億人民幣,歷年繳納稅費4億元,為青島開發區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做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