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因為它是汽車玻璃就嘲諷技術含量低,相反門檻越低的產業競爭壓力越大,爭得第一已經十分不易,能將這個行業壟斷的企業,必然有強而大領跑行業的優勢。大家都會做玻璃,為什么只有中國福耀壟斷了?
福耀玻璃業績報表向來公布的較早,今年3月份早早公布了數據報告,2018年世界經濟動蕩不看,汽車行業下行發展,但整個福耀在曹德旺的帶領下完成了營收、利潤雙增長的良好局面,數據顯示福耀去年營收202.24億元,去年同期上漲了8.08%,凈利潤為41.2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上漲了30.86%。

中國福耀玻璃于2014年搬入俄亥俄州,為什么搬到美國曹德旺有自己的看法:“當地的電費是國內的一半,天然氣(使用)成本只有現在的1/5,白領工資比我們貴一倍多,我們(國內)的綜合稅務比俄亥俄州高35%左右”。
搬入俄亥俄州的主要原因是生產玻璃的成本更低了,而且曹德旺也表示其建造的大型生產基地,當地通過各種補貼使得其建造廠房基本上沒有花錢。
嚴格意義上來說,曹德旺的福耀玻璃已經成為了汽車生產鏈中重要一環,而這一環的壟斷者是來自于中國的“福耀”!將這個格局放大,福耀是誕生于中國的世界級供應商!

福耀是立足于行業頂端的供應商之一,福耀不挑客戶,同樣也不被客戶挑選,它為全世界各種汽車品牌提供汽車玻璃,上到勞斯萊斯、賓利,下到奇瑞、華晨,福耀的玻璃用戶遍布全球各地,數據統計每三臺車上有兩臺車用的都是福耀玻璃。
而曹德旺在面對媒體提問時,底氣十足的告訴記者:“汽車玻璃行業沒有第二,只有我福耀一家”。

不同于汽車品牌,福耀作為服務汽車產業的供應商,其在網絡上基本上無負面,自中國駛入汽車發展快車道至現在,國產制造業想要被世界認可的難度頗大,吉利、長城在崛起之時都少不了謾罵,一方面原因是不少消費者不了解國產車主觀情緒重,另一方面原因的確國產車與合資車仍然存在不可否認的差距。
我們之前聊過一個話題,我們沒有強大汽車品牌的重要原因是我們沒有一個出色的零配件供應商環境體系,中國缺少博世、博格華納、麥格納、法雷奧這種頂級全球供應商,5G時代下的華為算一個供應商,但華為解決不了硬件缺失的尷尬,嚴格意義上來說,中國頂級的汽車供應商只有福耀一家,福耀是得到世界認可的,是屹立于汽車行業頂端的。

勞斯萊斯、寶馬、奔馳、凱迪拉克、奧迪、大眾、雷克薩斯、沃爾沃等均是福耀深度合作商,國產品牌則更多。
還是那句話玻璃技術含量的確不夠高,門檻低而且技術相對透明,在90年代一大批企業涉足汽車玻璃行業,門檻低意味著壓力大,想要獲勝就要拿出更高的誠意,考驗的同樣也是企業的管理以及戰略眼光,沒有汽車工業背景的福耀能成為全球玻璃行業第一,拼的是實力與管理。

全球玻璃品牌相當多,日本的AGC、法國的圣戈班、美國的皮爾金頓都是全球頂尖的玻璃供應商,為什么只有福耀做到了壟斷?為什么連賓利、勞斯萊斯都采購福耀玻璃?低端車上拼售價,拼成本優勢,頂級豪華車則拼的是品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