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不應該只成為一個出賣資源和勞動力的玻璃加工基地,我們應該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的核心材料。”
秉持著這樣的理念,深圳市東麗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偉帶領研發團隊在過去十幾年的持續技術創新過程中研發出“復合壓應力強化”技術——“凱麗法”,打破了國外強化玻璃技術的壟斷。東麗華也成為中國唯一一家擁有“復合壓應力技術”知識產權的公司,引領中國強化玻璃產業的發展,重塑全球強化玻璃產業格局。
近日,胡偉接受專訪,闡述了他的創業歷程,以及持續自主技術創新的秘訣。
記者:2008年,智能手機產業剛剛興起,手機蓋板強化玻璃技術門檻很高,是什么因素促使您辭職創業呢?當時您創業的切入點是什么?
胡偉:十幾年前,我曾就職于一家香港大型制造業集團公司并負責在深圳建立了蓋板強化玻璃事業部和深加工工廠,并為蘋果iPhone提供蓋板強化玻璃解決方案,我深知中國強化玻璃行業的艱辛。當年強化玻璃核心材料是玻璃原材料,主要來自日本和美國廠商,中國加工廠負責對玻璃進行加工和強化,讓一片不到1mm的玻璃具有極高的抗沖擊強度。但是蓋板強化玻璃行業絕大多數利潤被日美廠商瓜分,中國加工廠的利潤少的可憐,價值沒有得到應有的體現。
中國既有豐富的稀土資源,又有大量訓練有素的產業工人,但不應該只成為一個出賣資源和勞動力的玻璃加工基地。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價值在技術價值面前顯得微不足道,我們應該學習美國企業研發核心技術,建立知識產權體系,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的核心材料。
只可惜的是中國當年連一家像樣的玻璃原材料廠商都沒有,根本做不出電子級別的輕薄玻璃,更不要說生產用于強化的超薄玻璃了。而且日本和美國廠商不僅對中國廠商進行技術封鎖,還申請了大量的專利,建立了極高的技術壁壘,中國廠商要切入玻璃原材料市場無比艱難。
但是如果能夠突破日美廠商的技術壁壘,突破者一定能在巨大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當時我就下定決心要做中國本土的強化玻璃的原材料。雖然當年日美廠商在超薄玻璃的成型上比中國廠商領先了幾十年,但在玻璃應用上的探索比較少。而中國廠商更接近市場,精通應用,我認為只要抓住客戶的核心需求就有可能找到突破口。所以我提倡東麗華的進場思路要與日美廠商有所不同,應該采取逆向思維,根據客戶對高強度玻璃的需求來定制強化工藝,與此同時,也要根據強化工藝綜合光學和電學性能需求來設計玻璃原材料,再根據玻璃原材料的特性來考慮成型和制造方法。
記者:面對行業巨頭的競爭,東麗華如何避開專利壁壘?您又是如何帶領東麗華獲得華為、三星、蘋果等一線手機廠商的認可?
胡偉:強化玻璃生產和加工流程非常長,從原材料設計到玻璃成型,再到玻璃加工、強化,以及真空鍍膜等,每一道流程都有不同程度的技術難點。其中核心工藝流程還有單獨的技術體系,例如,強化工藝過程管理就涉及化學、物理、熱工、新材料等跨學科領域。
如此紛繁復雜的技術體系就意味著如果要做好強化玻璃,必須打通所有的關鍵技術關卡。為此,我倡導要與日美廠商的思維有所不同,我們沒有從正面入場,而是采用逆向思維站在客戶需求角度進行產品設計、研發。這種務實的做法讓我們逐漸積累大量的技術專利,剛開始可能是一些簡單的實用專利,到后來延伸到核心關鍵專利,形成了專利池。
依托于專利池,東麗華不僅能夠向客戶提供單一的技術,還能推出成套的解決方案,獲得越來越多客戶的認可,甚至一些全球一流的手機廠商也開始與我們合作,東麗華由此獲得飛躍式的發展。對于一些有特殊需求的客戶,東麗華還可以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例如,東麗華就曾為蘋果進行特定技術開發。
記者:東麗華擁有很多全球首創的強化玻璃技術,能舉一些有代表性的技術突破案例嗎?這些技術突破讓東麗華實現了哪些蛻變?
胡偉:如何進一步提升玻璃的強度一直是強化玻璃廠商研究的熱點課題。東麗華從創業初期就一直致力于解決強化玻璃行業的強度難題,我帶領著團隊著手研發,從2011年起開始逐步申請“復合壓應力”強化玻璃相關專利,最終形成了“復合壓應力強化”技術,俗稱“凱麗法”。
“凱麗法”可以大大提升玻璃的強度。利用凱麗法實現的玻璃強化層的強度是傳統技術的3倍,玻璃整體抗沖擊強度提高了兩倍,裝了凱麗玻璃的手機在砂紙大理石表面的耐摔測試高度是普通玻璃的3倍。玻璃抗沖擊強度的提高就意味著在維持原有強度的情況下,可以進一步降低玻璃厚度,這符合電子行業“薄型化”的大趨勢。輕薄化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更是意義非凡,“薄型化”的玻璃可以降低車體重量,增加續航里程,更加環保。
目前,全球擁有“復合壓應力技術”知識產權的公司只有兩三家公司,中國只有東麗華一家,這給東麗華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記者:東麗華與彩虹成立了聯合實驗室,進一步開發GLKAILLY®(凱麗)6玻璃、加工工藝和相關系統應用解決方案。您是如何帶領東麗華獲得彩虹的青睞?目前凱麗玻璃解決方案進展如何?聯合實驗室還有哪些技術成果?
胡偉:在與彩虹集團合作之前,東麗華就憑借完整的知識產權和較為深厚的技術積累,獲得華為、三星等公司的認可,成為它們重要的原材料合作伙伴,在強化玻璃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而彩虹擁有液晶玻璃基板的成型技術,解決了超薄液晶玻璃國產化問題,并擁有中國最大產能的超薄玻璃生產線、強大的技術團隊以及國家工程實驗室,可以彌補技術型企業——東麗華的不足,充分發揮雙方的優勢。我通過向彩虹集團充分闡述雙方合作能帶來的互惠之處,代表東麗華贏得了這個合作機會。
與此同時,彩虹的領導具有極高的戰略眼光,非常注重推進先進技術的發展,在合作過程中靈活地構建合作模式、搭建合作平臺。
在與彩虹的共同努力之下,凱麗玻璃的綜合解決方案已經成熟,目前凱麗6玻璃正在服務中國最主流的幾個手機品牌客戶,韓國最大的品牌客戶也在合作之中。東麗華還與摩拜單車締結了策略合作關系,凱麗強化法成功應用在摩拜單車的防眩光掃碼玻璃上。東麗華與彩虹聯合實驗室研究的凱麗7玻璃解決方案已經成熟,將根據市場的需求擇期進行生產。東麗華與彩虹聯合實驗室還在研究相關材料——納米玻璃陶瓷、離子篩陶瓷、防眩光玻璃等。
記者:3D曲面玻璃蓋板市場逐漸升溫,2018年已經有不少手機廠商引入3D曲面玻璃蓋板,您覺得3D曲面玻璃蓋板市場前景如何?東麗華將如何抓住這一塊市場?
胡偉:5G和柔性顯示屏的發展將為3D曲面玻璃蓋板市場帶來新的發展機遇。5G手機后蓋不能使用金屬等導電材料,玻璃蓋板是更好的選擇之一。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手機品牌將推出柔性屏手機,而柔性屏幕也需要貼合在3D曲面玻璃上形成模組應用。目前,3D曲面玻璃已經成為熱捧的對象,特別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3D曲面玻璃在手機上的搭載率正在逐漸提高,我非??春?D曲面玻璃的前途,并為公司進軍該市場做出了長久的布局和準備。
東麗華3D曲面玻璃技術專利布局比較早。我在2009年的時候就申請了3D曲面玻璃的成形工藝和加工設備方面的專利,這可能是中國最早的一個3D曲面玻璃專利。此外,我們還專門開發了一個用于3D玻璃成型的耐800攝氏度的保護涂層技術,該技術搭配凱麗玻璃基板形成綜合解決方案,可以服務于產業客戶。我相信我帶領公司團隊多年來在3D曲面玻璃技術和專利上的布局能夠使東麗華牢牢抓住這塊新興市場。
記者:雙曲屏和折疊屏手機市場將逐漸成長,您認為它們對蓋板擁有哪些新的產品和技術需求?東麗華做好了哪些技術儲備?
胡偉:雙曲屏手機主要需求是3D曲面玻璃。但是之前3D曲面玻璃曲率太大,形狀偏向“碟子形”,裝配到手機上之后使用手感不好。雙曲屏手機最新的市場需求是更小曲率的直角型3D曲面玻璃。我們在后者上已經儲備了相關技術和專利,例如,為了高效形成直角型曲率玻璃,東麗華儲備了環保晶種法對玻璃進行預處理,將大大的簡化加工制程。
折疊屏是柔性屏的另一種應用形態。與雙曲屏的3D曲面玻璃不同,折疊屏需要搭配可繞式蓋板。可繞式蓋板可選擇聚酰亞氨薄膜(PI)和可繞超薄強化玻璃。PI抗沖擊保護能力差,當受到外力打擊時起不到保護作用,內側的柔性顯示容易被破壞。而且PI剛性、平整度差,反光時是波浪形的,光學效果不如玻璃蓋板。
而可繞超薄強化玻璃厚度小于0.1毫米,可以有效地解決PI的一些缺點,但還需要進一步提高玻璃的強化性能。為此,我指導公司團隊在尋找玻璃解決方案的同時,同步開發鍍膜材料,通過鍍膜的方式來輔助提高玻璃強度,以便應對不斷更新的產品和技術需求。
但是目前產業內還沒有形成可繞超薄強化玻璃的產能,終端廠商暫時只能使用PI。未來隨著折疊屏趨勢確定,使用量增加,相信可繞超薄強化玻璃很快就會取代PI。俗話說得好,好馬配好鞍,只有配備了可繞超薄強化玻璃,才不會影響到折疊屏的使用壽命和性能。
改革開放以來,依托巨大的市場應用創新,中國不少企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它們在應用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上已經引領全球市場。但是在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升級過程中,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至關重要,中國需要一大批像東麗華一樣能夠持續技術創新的企業,讓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擁有技術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