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除了進博會開幕以外,還有一件事值得我們關注,那就是由央企能源巨頭國家能源集團和民營地產商碧桂園集團聯合打造的國內首座銅銦鎵硒(簡稱CIGS)建筑光伏一體化(簡稱BIPV)科技示范建筑項目宣告竣工,投用發電,標志著建筑光伏進入2.0時代,開啟綠色建筑新紀元。以前,玻璃幕墻雖然輕盈亮麗,但容易造成光污染和能源消耗,現在,潼湖科技小鎮光伏幕墻不僅彌補了這一缺陷,還起到了節能環保的作用,讓以往消耗能源的城市建筑從此搖身一變成為能源的生產者。

據了解,該示范項目位于碧桂園潼湖科技小鎮首開區內,是國內首個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光伏建筑一體化全覆蓋樓宇。潼湖科技創新小鎮示范項目總建筑面積5468.52┫,全部采用國家能源集團擁有核心技術、自主生產的CIGS薄膜光伏組件作為建筑外裝飾幕墻。項目總計使用CIGS光伏組件2037塊,總裝機容量為200KW,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就近高效利用”分布式發電模式,有效避免了地面電站占地大、儲能設備造價高等問題。

“這一示范項目首次在國內實現了CIGS-BIPV的統一設計、統一施工、統一驗收,并采用光伏光熱太陽能綜合利用技術、光伏幕墻快裝配技術、大數據和云平臺等多項技術,讓建筑由能源消費者向能源生產者轉變。”國家能源集團總經理、中國工程院院士凌文還概括了這項目的三大技術亮點。
首先,采用國家能源集團自主研發生產的全新一代CIGS-BIPV產品,具有安全、美觀、耐用、發電量高的特點,是一種新型的綠色建筑墻材,實現了CIGS光伏技術與建筑藝術的高度融合,并能夠有效地為建筑物提供可再生能源,大幅提升建筑品質。
其次,示范項目創新研發了通風式光伏墻體,光伏幕墻與內墻形成豎向封閉空腔,既解決了建筑層間防火問題,又降低了光伏組件溫度,提高發電效率。在幕墻底部和頂部設計通風百葉及空腔取熱系統,結合空氣源熱泵將空腔內熱空氣收集取熱提供生活熱水,實現了熱效能綜合利用。
其三,光伏幕墻集成系統采用創新設計的邊框式幕墻體系和干掛式施工工藝,裝配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安全性能可靠,經受了“山竹”14級臺風考驗,無一處破損。

國家能源集團總經理、中國工程院院士凌文
凌文說,該示范項目CIGS光伏組件提供的發電比例遠大于國家標準,投用后年發電量為12.3萬千瓦時,可滿足建筑10%以上的用電需求,將大大提升建筑的綠色發展水平。目前國家能源集團在北京、江蘇、廣東、海南、四川等5省(市)建設了6個實體示范項目,預計今年底和明年上半年陸續完工。
“BIPV不僅是光伏產業從集中式地面站向分布式發電市場轉型的一個重要的市場和熱點,也是建筑行業發展綠色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的重要技術手段。”凌文表示,建筑能耗高達社會能源總消耗量的15%,降低建筑能耗是能源革命的重要內容,CIGS-BIPV技術將引發一場能源技術革命、能源供應革命和能源消費革命,未來可預測的市場規模將超千億元。
在11月1日的第十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上就曾提到,全國總建筑面積500億平方米,其中可以做光伏的有100億平方米。這就意味著建筑光伏的市場潛力非常巨大,至少能裝5億千瓦,而光伏建筑一體化是分布式光伏之中最大的一塊,政策環境、光伏建筑新技術以及投融資環境都會產生極大影響。
(內容整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