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2018年第一批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由全國半導體設備和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管理、北京萊恩創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萊恩創科”)牽頭起草的《太陽能光伏用自潔凈玻璃》光伏行業標準也被納入其中。
該標準是光伏行業首個關于光伏用自清潔玻璃的行業標準,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預計將在2019年底制定完成。標準由萊恩創科主編,CTC國檢集團、天津耀皮工程玻璃、北控清潔能源、無錫尚德等企業共同參與編寫,同時也歡迎關注自清潔玻璃領域的企業參與編寫,共同規范市場,促進自清潔技術在光伏行業的良性發展。
目前,在自清潔技術領域,TiO?光催化薄膜技術以其“氧化分解能力”、“強親水性”和“防灰塵”三大優越性能成為該領域應用范圍最廣、認可度最高的一項技術,并已廣泛應用于國內外建筑領域,尤其是歐美日等發達國家,以減少城市污染對于建筑美觀的影響。我國于2013年頒布了JC/T2168《自潔凈玻璃》標準,以規范建筑用自清潔玻璃技術的發展。
然而在光伏領域,對自清潔玻璃的性能要求更高,除了需要具備上述三大性能外,還必須具有高透光率、防風沙和耐老化的能力。美國阿肯色大學終身教授洪思忠曾指出,太陽能電池板玻璃上的積塵可在7天內減少10%的發電效率。但是,目前光伏用自清潔玻璃產品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導致市場上自清潔玻璃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并存在夸大宣傳、虛假宣傳、以次充好等現象。一些產品短時間使用后就出現膜層脫落、失效,甚至出現“花斑”等問題,這不僅會影響電站的發電收益,還會導致自清潔技術的口碑污名化,影響其他優質自清潔玻璃產品在行業中的推廣與應用。此次《太陽能光伏用自潔凈玻璃》的制定將起到規范市場,推動光伏自清潔玻璃行業有序發展的作用。
作為該標準的牽頭單位及主編單位,萊恩創科已深耕自清潔領域多年,其自主研發的SSG自清潔玻璃于2018年4月9日率先通過國標GB/T30984.1-2015《太陽能用玻璃》可靠性測試認證,該測試認證內容包括:膜層硬度、耐洗刷行、耐磨性、耐鹽霧、耐紫外老化、耐熱循環、耐濕熱、抗沖擊、散彈袋沖擊等項目。測試結果表明,SSG自清潔璃衰減率低于標準要求,產品技術性能先進,耐候性、可靠性都滿足光伏行業使用要求。該SSG膜層是一種功能性水基溶液,主要組成成分為無機氧化物和功能性納米級二氧化鈦粒子(TiO2)。SSG材料可通過常溫噴涂或高溫輥涂,與玻璃表面進行化學鍵合(非物理結合),從而形成長期具備超親水、抗靜電防塵、分解有機物等有效功能的自清潔膜層,通過老化試驗對比發現,該膜層的衰減遠低于電池片,而經測試,膜層硬度可達4H以上。此外,SSG玻璃也通過了天合、尚德、樂葉、晶科等知名光伏企業的老化測試試驗。SSG自清潔技術應用到了我國50多座近400MW的光伏電站中,這些電站主要集中在風沙大、工業污染嚴重的地區,能讓組件表面長時間保持干凈,平均發電量可提升3-5%,有效提高電站發電量并減少運維量。
自潔凈玻璃應用于光伏領域,在有效提高光電轉換效率的同時,還可大幅節省后期運維的人力成本,從而達到提高光伏系統收益率的目的。此外,未來還可應用于光伏建筑一體化等的幕墻玻璃、汽車玻璃,前景無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