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萊特玻璃于1998年做玻璃產品貿易起家,2000年開始從事浮法玻璃的深加工,2006年才開始生產光伏玻璃。公司首次申請IPO是在2012年。
彼時,由于國內光伏企業產能過剩、過度依賴歐美市場,歐洲主要裝機國需求減弱影響,行業出現快速衰退。處在光伏企業上游供應鏈的福萊特同樣陷入低谷。其當時的主要客戶包括尚德電力、英利集團、天合光能、韓華新能源等,均處于巨虧狀態,最大客戶尚德電力甚至走到了破產重整。
凈利下滑三成首發申請因業績不佳被否
有分析認為,福萊特玻璃凈利潤迅速下滑,分別為3.72億元和5988.3萬元。這也導致公司當年希望通過A股IPO跳出行業困境的美夢破碎。
此后,光伏行業回暖出現搶裝潮,市場需求快速增長。2015年至2016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為4.3億元、6.03億元,大幅上升。
目前,福萊特玻璃業務線已擴展至包括光伏玻璃、浮法玻璃、工程玻璃和家居玻璃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玻璃用石英礦的開采、銷售和EPC光伏電站工程建設。其中,光伏玻璃仍然是公司最主要的產品。
招股說明書披露,2015年至2017年,福萊特玻璃實現營業收入29.24億元、29.68億元和29.9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3億元、6.03億元和4.27億元。其中來自光伏玻璃的收入分別為7.57億元、9.12億元和6.31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6.41%、81.16%和73.25%。
2017年福萊特玻璃凈利潤為4.3億元,同比下降29.30%,面臨較大的業績下行壓力。
福萊特玻璃表示,此次利潤減少主要由于光伏玻璃平均售價的下降和主要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進而令該期間銷售成本增加。其中,光伏玻璃平均單價在報告期各期間有所波動,主要受到行業整體影響、市場平均價格波動所導致。
募資18億擴產曾因安全事故遭行政處罰
招股書顯示,福萊特玻璃此次IPO計劃募集資金18.2億元,將投資于年產90萬噸光伏組件蓋板玻璃項目、年產10萬噸在線Low-E鍍膜比例項目、年產15萬噸光伏玻璃技改項目以及85兆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福萊特玻璃表示,在現有產能已飽和的情況下,進一步擴大產能對公司未來盈利增長至關重要。然而,其招股書顯示,2017年,福萊特玻璃光伏玻璃的產能利用率為78.55%,浮法玻璃的產能利用率為92.86%。
此外,此次募資主要用于建筑工程、設備購置和安裝工程等,固定資產投資金額的大幅度上升,將帶來公司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的增長,進而增加公司的經營成本和費用。
2017年,福萊特玻璃年折舊攤銷金額為23,491.88萬元,募投項目投產后,相關項目的將新增公司年度折舊攤銷金額為18,555.24萬元,增加幅度為78.99%。
招股書顯示,福萊特玻璃曾發生過兩起安全生產責任事故。2014年9月9日,福萊特玻璃發生了一起特種裝備一般責任事故,被嘉興市秀洲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出具了行政處罰決定書,并處以罰款10萬元;2014年11月22日,公司發生一起高處墜落事故,被處以罰款12萬元。
2017年6月19日,福萊特玻璃違反外匯登記管理規定,被國家外匯管理局嘉興市中心支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處以罰款8萬元。
對此,發審委要求福萊特玻璃結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一步說明上述行為是否屬于重大違法行為,是否已經整改完畢,是否對本次發行上市構成實質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