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消化尚需時日
近年來,由于環保趨嚴,市場供給端出現大規模調整,玻璃市場的季節性特征逐步弱化。主產區沙河玻璃價格自2017年二季度一路上漲至四季度末。2018年春節后下游加工企業還未完全恢復,玻璃廠家已迫不及待調漲價格。其中,沙河廠家在春節前就放風節后會漲價,周邊市場也紛紛跟漲,山東、東北、江浙等市場均出現20元/噸左右的漲幅。本周召開的華南會議也以漲價為主,會后決定上漲40元/噸。當前正處于下游復工時節,玻璃廠家普漲意在營造市場氣氛。
目前沙河階段性的環保管制仍在進行,政策尚未放松。由于春節前貿易商補庫,生產廠家庫存部分得到轉移,但玻璃社會庫存消耗仍需時日。根據中國玻璃期貨網統計顯示,2月底玻璃廠家庫存為3399萬重量箱,較年初增加101萬重量箱,較去年春節后增加100萬重量箱。而對比去年同期產能來看,當前玻璃產能較2017年春節后減少830萬重量箱,表明市場需求在走弱。從歷史數據看,玻璃市場庫存一般在春節后1—2個月內達到峰值,預計后期玻璃庫存繼續攀升概率大。
市場供給將會增加
2017/2018年采暖季,沙河玻璃要求限產15%。此外,去年11月沙河玻璃因排污許可問題停產9條生產線,這是剛性生產的玻璃首次受到如此嚴厲的環保要求。市場供給大幅縮減,成為推動價格上漲的重要動力。而隨著北方采暖季的結束,限產部分的供給將恢復。另外,2018年以來國內玻璃冷修2條生產線,分別是在2009和2010年點火,窯齡均已超過8年,而復產數量已有4條,國內玻璃產能凈增加量達1500噸/天。
純堿價格自去年12月初開始高位回落,截至目前下滑幅度高達800元/噸,對應玻璃成本回落160元/噸左右,但同期玻璃價格調整幅度有限,廠家利潤大幅提升,經粗略計算,目前沙河玻璃廠家利潤高達400元/噸,利潤率約30%,高利潤狀態促使玻璃廠家復產意愿增加。據了解,二季度還有河北大光明及湖北三峽新材(600293,股吧)等生產線即將復產,加上新建的湖北明宏三線,日熔化量將增加2100噸,后期玻璃市場供給增加無疑。
總之,當前玻璃期價受到現貨漲價的支撐,短期仍處于高位振蕩局面,不過由于缺乏有效利好刺激,廠家出庫仍有壓力,加上市場供給增加預期的壓制,后市玻璃期價或展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