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2日,中國電子學會組織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鐘燦、中國電子學會黨委書記張宏圖、清華大學教授張百哲、北京大學教授關旭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林元芳、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徐征、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教授級高工郝梅平、合肥工業大學教授盧榮勝等專家對彩虹集團承擔的“G7.5 TFT-LCD基板玻璃關鍵工藝技術研發及產業化”、“G7.5 TFT-LCD基板玻璃智能成型裝備研發及應用”項目進行了成果鑒定。
會上,“G7.5 TFT-LCD基板玻璃關鍵工藝技術研發及產業化”、“G7.5 TFT-LCD基板玻璃智能成型裝備研發及應用”相關項目負責人分別從研發背景、目標方案、創新突破、關鍵技術、產業應用及未來規劃等方面全面匯報了項目推進實施情況。

其中,“G7.5 TFT-LCD基板玻璃關鍵工藝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是彩虹在成功實現G6產品國產化的基礎上,通過自主創新、技術突破,在原G6生產線基礎上改造建設的國內首條G7.5生產線。線體首次開發了電子玻璃窯爐和成型模擬仿真技術,為產業化窯爐的結構設計和工藝參數的調整提供技術保證;首次實現國內大流量的基板玻璃的生產工藝技術,使產品的單板缺陷數達到國際同行水平;首次實現國內G7.5寬板幅、高平整度成型工藝技術,使產品的品質連續穩定性和一致性得到進一步提高。該項目通過自主研發,共獲得授權專利50項,其中發明7項、實用新型43項,形成了整套可復制的G7.5基板玻璃產業化技術與工藝,為G8.5以上基板玻璃國產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G7.5 TFT-LCD基板玻璃智能成型裝備研發及應用”項目采用數值模擬分析技術,實現了G7.5寬幅均勻溢流的溢流磚設計,優化了馬弗爐溫度場分布,保證了G7.5基板玻璃寬幅均勻溢流穩定成型;開發了國內首臺G7.5 TFT-LCD基板玻璃溢流法成型用馬弗爐、成型爐和退火爐裝備集成設計技術,創新性集成網格化分布檢測控制系統;開發了超低蠕變率耐侵蝕溢流磚材料,保證了基板玻璃產業鏈關鍵材料供給的安全性;板幅、板厚、應力和翹曲等各項關鍵成型指標符合G7.5產品規格要求,生產效率比現有產線生產能力提高60%以上。該項目通過自主研發,獲得授權專利44項,其中發明專利1項,正在申請專利29項。目前項目成果已成功應用于G7.5 TFT-LCD基板玻璃生產,其關鍵技術可推廣應用于G8.5以上基板玻璃用成型裝備開發,有效縮短了高世代G8.5及其以上G10.5基板玻璃溢流法核心制程裝備的研發周期,降低了技術風險,為彩虹加快高世代、大尺寸液晶基板玻璃線體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專家們認真聽取項目匯報,并從技術突破、行業趨勢、產業化應用及關鍵材料技術突破等方面對項目研發實施等進行了充分討論和現場質詢,一致認為:“G7.5 TFT-LCD基板玻璃關鍵工藝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創建了G7.5基板玻璃(2150×1950mm)窯爐、成型物理模擬與數值仿真技術,開發了大流量、低缺陷、寬板幅、高平整度基板玻璃制造關鍵技術,實現了國內首條G7.5 TFT-LCD基板玻璃的規模量產。項目技術可應用于改造現有G6生產線,使基板玻璃引出量從10噸/日提升至16.8噸/日,可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產品市場競爭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對推進我國高世代基板玻璃國產化具有重要意義。而“G7.5 TFT-LCD基板玻璃智能成型裝備研發及應用”項目通過自主創新,開發了G7.5TFT-LCD基板玻璃溢流法網格分布檢測控制的智能成型裝備、多部位運動機構協同智能控制系統和低蠕變耐侵蝕溢流磚等關鍵裝備,其關鍵技術可推廣應用于G8.5以上基板玻璃用成型裝備開發,打破了國外公司對基板玻璃核心裝備的封鎖。
專家組表示彩虹集團兩個項目均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同意通過成果鑒定,并建議彩虹集團加快G8.5基板玻璃產業化技術開發。

中國電子彩虹集團總經理司云聰在鑒定會上表示:“目前,彩虹集團已形成平板顯示、新能源、現代服務等三大業務板塊,產業布局基本形成,創新實力不斷增強,盈利規模持續擴大,企業發展進入新階段。下一步,彩虹將圍繞企業‘十三五’規劃的戰略部署,在電子玻璃產業方面,鞏固既有線體建設經驗,突出核心產業,加大科技投入,引進高端人才,完善研發體系,創新激勵機制,拓寬合作領域,加快推進高世代、大尺寸液晶基板玻璃生產線建設,力爭用2到3年時間,確保彩虹液晶玻璃基板在尺寸、品種、規格、效益、人才結構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為中國顯示產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