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純堿作為玻璃的主要生產原料之一,年前因它的價格上漲而導致玻璃價格上漲,春節后玻璃價格拉漲,而日前純堿價格開始下跌,緩解了玻璃生產企業成本壓力,據媒體報道,近期沙河地區生產成本環比春節前降低80元左右。
自2016年9月份開始,純堿價格大幅上漲,漲幅達到60%,接近10年來的高點,純堿生產廠商盈利也大幅提升。去年底純堿價格波動原因主要有三個:1.受環保因素影響,部分純堿企業生產受壓制,供給端縮緊;2.玻璃在產產能增加,對純堿需求增大;3.煤炭、原鹽價格上漲拉升成本。

市場普遍認為純堿價格已經達到頂點,但有機構認為純堿價格還有望繼續上漲,原因如下:
一、純堿供需格局自2014年以來持續改善,高成本產能不斷退出,2014~2015年共退出產能超過290萬噸,2016年行業整體產能利用率攀升到88%的高位。2016年純堿行業開工率從8月的84%提升到年底的93%,接近歷史高點,呈現量價齊升,2017年開工率已很難再有提升,行業無新增供給,當前廠商盈利狀況雖然處于高位,但純堿新建周期超過兩年,2017-2019年新增產能的復合增速只有2%左右,今年的有效增量可能只有30萬噸,而且純堿生產存在一定污染,在環保趨嚴的大背景下,國家審批趨嚴,產能可能會進一步收縮。
二、純堿下游需求最主要來自玻璃,平板玻璃與日化玻璃占純堿需求超過50%。受益房地產銷售火爆,2016年下半年玻璃進入景氣周期,價格直線拉升,冷修產能相繼復產,玻璃在產產能不斷增加,截至去年12月,玻璃新點火9條線,冷修復產21條線,在產產能增加395萬噸,拉動玻璃需求約1.5%。2017年預計冷修復產、新點火仍將增多。另一方面,玻璃必須滿負荷生產,并且由于復產成本巨大,不到盈利極度惡化情況不會關停,因此玻璃對純堿需求具有很強的剛性,這會拉動原料純堿的需求,如果純堿供應緊張,則價格的上漲空間仍然可觀。
目前玻璃價格整體穩定,并沒有受純堿價格影響太大,部分廠家小幅提價,但都一致以去庫存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