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補貼趨降的時代,光伏企業該如何獲得市場競爭優勢?
降本增效。跟蹤系統是目前降低發電成本、增加發電效益最有效、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徑。
任何電站都在追求更高的發電量,發電量不提升,任何新設備應用都沒有意義。某公司日前發布的新技術──智慧跟蹤系統能夠助力光伏電站獲得最高發電量,實現降本增效。
打破傳統跟蹤概念突破環境限制
傳統跟蹤器主要有光控、時控、光控+時控及歷史軌跡四種跟蹤方式。后兩種跟蹤方式主要是為了解決多云、陰雨天氣時光控靈敏度低的問題。傳統跟蹤器對光照、天氣條件的適應性較差。
傳統跟蹤器通過控制支架系統的旋轉角度,實現PV組件接收有效輻射量的最大化,光照越強其效能越好,比較適用于西北部光照條件好的地方,而在中東部光照條件差的地方,其性價比比較低。據悉,監測數據顯示,在陰雨天氣時,平單軸、斜單軸、雙軸等傳統跟蹤器效率比固定支架效率約低5%。
新技術能夠解決效能最大化問題。該技術打破了以往的光控、時控概念,能夠通過調節獨立跟蹤器角度,搜索電池組件最大功率點,實現最大效能跟蹤。
該技術環境適應性強。傳統跟蹤器是在一定天氣條件下“捕捉”太陽直射光,不能“吸收”陰雨和霧霾天氣時的漫射光。而該新技術能夠突破天氣條件的限制,有效利用直射光和漫射光,穩定提升發電效率。即便是在中東部光照條件差的地方,該技術也能輕松為電站提升7%~8%的發電量。
提升發電效率降低運維成本
跟蹤系統的功能是通過支架實現的。跟蹤支架與跟蹤系統的概念不能等同。在光伏跟蹤領域,僅就支架本身而言,其科技含量低,而太陽能跟蹤系統的科技含量較高。跟蹤系統后臺有一套成熟的智能化控制理念和智慧型運維、監控、故障預警等軟件支撐支架運轉。
故障預警提高了設備運維的整體效率和運行效果,提前預防的革新理念也帶來了技術變化。跟蹤系統可以與高效組件融合,在提高運維效率的同時降低運維成本。跟蹤系統的控制是借助電站網絡實現的,沒有額外增加建設成本,只是增加了幾個功率的數據通信量。
跟蹤系統是非常復雜的技術設備,任何一個小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電站運行失敗。在新疆哈密市,受典型高原氣候──高低溫差大、瞬間大風速的影響,跟蹤系統的小零部件曾出現過被撕裂的現象。在青海等地,設備在安裝半年之后發現其螺絲釘會自動脫落。這些都是由于支架在運動過程中產生的低頻抖顫而引起的致命的細節問題,睿基新能源立即著手研究對策,很快就以幾分錢的成本解決了這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