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5年,上千次試驗,近日,一項國內首創用特殊材料制作的防火阻燃耐火隔熱膜試驗成功。試驗現場顯示,夾有該隔熱膜的普通玻璃,在1000℃以上的環境下,背火面的玻璃表面溫度在1小時內低于180℃。在相同條件下,該隔熱膜的生產成本是傳統防火隔熱玻璃的一半,且生產工藝簡單,生產周期短,適用范圍廣,能耗大幅下降,并對環境友好。

這種防火阻燃耐火隔熱膜,是由上海市勞模、上海工匠、上海耀江實業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翁永平帶領的“紅葉聯創”技術創新團隊發明的,這也是葉榭鎮黨建引領人才工作結出的又一碩果。
立足崗位 開啟創新之路
作為首批上海工匠,翁永平始終將“創新要立足崗位,始于腳下”這句話牢記于心,致力于解決企業發展中的難點和痛點。2017年,他與上海耀江實業公司總經理王輝討論后,確定從公司名下當時經營較為困難的玻璃廠的玻璃著手。
“防火玻璃是行業中的熱門產品,價格較貴,大范圍使用推廣難度大,能否使用某種材料,既降低成本又能達到同樣的防火效果?”翁永平告訴記者,這將大大提高防火玻璃在市場中的運用,有利于防火。
成功得之不易,實驗就是千萬次的嘗試與千萬次的失敗。接下來的三年里,“紅葉聯創”技術革新團隊在翁永平的帶領下開啟了漫長的探索創新之路。
2018年,采用傳統“隔熱膜片”方法不可行;2019年,用“納米硅晶”技術反復試驗,雖然可行但成本太高,且知識產權掌控在他人手里,沒有優勢;2020年,翁永平提出用透明膜片來解決玻璃防火隔熱的思路,經大量實驗后也以失敗告終……創新之路一度陷入僵局。
黨建引領 共商創新之路
2021年11月,事情迎來了轉機,翁永平的難題得到了葉榭鎮綜合黨委的大力支持——“葉榭鎮黨建引領科技創新服務站(紅葉聯創)”創立。首批服務站在包括耀江實業公司在內的4家“兩新”組織掛牌,集聚了近百名勞模、工匠、首席技師、企業技術骨干、學院技術人員等各行業技術服務人員。葉榭鎮綜合黨委多次選派“紅葉聯創”技術人員共同研究技術革新事宜,并在后續該項目研發中,幫助協調區域內多家與塑膜有關企業配合團隊進行技術研發。

2022年初,翁永平和“紅葉聯創”團隊了解到國內某公司曾以PVB為基體制備防火隔熱夾層玻璃,但因技術難度無法深入研究而終止。團隊隨即聯系上了相關公司和領域專家,幾經周折之后,確定了該技術實現的可能性。
雖然項目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但團隊很快又發現市場上沒有現成的生產設備。翁永平先后到鹽城、合肥、嘉善、湖州、無錫、張家港等十多個城市尋找機器進行試驗。
為了盡快使產品工業化,翁永平自己動手制作了簡易實驗臺,并模擬真實檢測室建造了一個小型檢測室和小型實驗機。即使在周末和節假日,也能看到翁永平及其團隊忙碌的身影。“在這研制的過程中,每一個配方都要經過理化性能及防火隔熱的測試,因此,團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翁永平回憶道。
鍥而不舍 鋪就創新之路
自制4套實驗用爐,使用玻璃約1.5噸、燃氣12瓶、檢測機構檢測費用10萬余元,配方調配達上千次,歷經重要的成型膜試驗六次……五年的試驗過程,翁永平坦言也有過幾次放棄的念頭,“在此期間,鎮綜合黨委總是安慰和鼓勵大家,最終讓我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不輕言放棄換來的是可喜的成果。“該產品采用高分子材料為基體的防火封堵膜技術,突破業內復合防火隔熱玻璃尺寸限制,解決目前在150℃以下防火玻璃因耐候性問題等導致防火玻璃風化、發白現象問題,具有創新性、新穎性。”中國建材集團專家評審組專家這樣評價該防火阻燃耐火隔熱膜。目前,第一代膜防火隔熱夾層玻璃已獲得2個發明專利授權,1個實用新型專利授權,2項技術專利正在審批中。第二代產品的原料調配初步成型,即將投入試驗,第三代也正在研制中。
事實上,在千萬次的實驗中,翁永平每一次都能在其中發現靈感。“創新就是要另辟蹊徑,不斷實踐和探究。”翁永平表示,在研究的推進過程中,還啟發了一些衍生產品的開發,如玻璃高溫烤漆技術、多彩太陽能隔熱膜、太陽能光伏組件阻燃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