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浮法玻璃期貨、現貨價格出現異動,短期內上漲明顯。中國證券報記者多方調研了解到,目前主流浮法玻璃廠商出廠價在2000元/噸左右,上年同期約為1600元/噸,相比去年同期,目前價格位于高位。
對于價格上漲的原因,有上市公司高管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8月、9月是玻璃行業的傳統旺季,近期價格上漲很大程度上和貿易商提前囤貨有關。此外,下游房地產政策頻發,提振玻璃行業的市場預期。
價格走高
“去年下半年,以浮法玻璃為代表的玻璃價格下降明顯,整個下半年都在低谷。今年以來,玻璃價格相比去年下半年出現明顯反彈跡象,最高價出現在5月前后,一度超過2200元/噸。5月價格推高的原因是因為貿易商集中囤貨、炒作,玻璃廠商庫存銳減導致。隨后,一些公司為沖刺上半年業績,不惜降價沖量,市場整體庫存較多,導致價格一路走低。”一家頭部浮法玻璃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對于近期浮法玻璃價格異動,多位上市公司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價格上漲主要是預期向好。7月下旬以來,房地產行業利好政策不斷,而浮法玻璃最重要的下游產業就是房地產。房地產行業素有“金九銀十”旺季周期。玻璃作為重要建材之一,中間商、貿易商會提前進行備貨,導致玻璃的旺季周期比房地產行業會提前一些。
卓創資訊玻璃分析師崔玉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8月1日起,部分企業執行新國標,這也是導致玻璃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此外,局部產量受強降雨影響較大,也助推了價格走高。
“房地產及相關內外裝、家具需求占浮法玻璃需求總量的70%左右。浮法玻璃價格影響因素較多,除最基本的供需變動外,還會受到政策、天氣、成本、農忙等多方面影響。需求端,下游加工廠7月以來訂單有所增長,預計8月價格具備一定上漲預期,但漲幅會相對有限,重點還是關注需求端支撐,尤其是保交樓的情況。”崔玉萍告訴記者。
業內普遍認為,浮法玻璃的主要博弈點仍是長期需求恢復情況。中長期來看,玻璃價格或有一定上升動力。
成本有望降低
從原材料角度看,受行業集中檢修以及下游光伏玻璃需求增多等因素影響,7月純堿價格小幅走高。
東海期貨研報顯示,中長期來看,純堿供應或有增量,前期檢修企業逐步恢復,8月新加入堿廠檢修計劃的檢修量不及7月,純堿供應端緊張的態勢將有所緩解。
對于后市走勢,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下半年純堿行業計劃新增產能為780萬噸,供應壓力較大。7月至8月集中檢修季,行業開工負荷率下降,9月之后純堿行業開工負荷率有望提升,四季度行業供應壓力較大。下半年,純堿市場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在于供應端。在新增產能集中投放的背景下,純堿市場下行壓力較大,價格或震蕩下移。
“生產1噸玻璃大概需要用到0.22噸純堿。短期內,純堿價格上漲,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浮法玻璃生產成本,但影響相對有限。”崔玉萍對記者表示。
上半年業績欠佳
受上半年玻璃銷售價格整體較低等因素影響,上半年玻璃行業上市公司業績表現普遍不佳。
耀皮玻璃2023年上半年業績預虧,公司預計2023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億元左右,上年同期為盈利2559.59萬元;預計2023年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虧損1.2億元左右,上年同期為虧損2663.46萬元。
對于業績變動的原因,耀皮玻璃稱,2023年上半年,影響主營業務虧損的主要原因為公司浮法玻璃業務板塊的下游房地產行業需求仍舊偏弱,浮法玻璃銷量下降,庫存持續累積,平均銷售價格低于上年同期;同時主要原燃料價格處于高位,雖二季度后期開始回落,但是玻璃庫存去化速度相對較慢,平均存貨成本仍高于上年同期,盈利空間雙向擠壓,導致公司凈利潤出現虧損。
海南發展預計2023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4500萬元至5729萬元,上年同期為虧損5728.66萬元。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是,本期光伏制品價格下跌,公司平均銷售單價下降約16%,導致公司本期光伏制品毛利率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三峽新材預計2023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00萬元左右。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事項后,預計2023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100萬元左右。本期業績出現虧損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主導產品浮法玻璃銷售價格同比下跌,導致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虧損8023.42萬元;2023年第二季度主要原(燃)材料價格同比下降,2023年上半年虧損幅度明顯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