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金剛玻璃在接受調研時表示,異質結項目方面,目前公司首條微晶產線正在持續穩定生產,產品大部分用于出口;第二條產線微晶改造已經結束,已投入生產,正處于爬坡階段;公司現在試驗的銀包銅比例是50:50;電鍍銅是一種接近無銀化的技術,電鍍銅的使用將會是徹底性的革命,是未來的一種趨勢;目前公司生產的異質結組件功率在700W+。
金剛玻璃介紹,2021年6月,公司業務轉型升級,布局異質結光伏,投建了1.2GW異質結項目,該項目于2022年3月實現首片電池片下線,目前公司首條微晶產線正在持續穩定生產,產品大部分用于出口,因目前產能有限,國內僅供應于支持研發的客戶。第二條產線微晶改造已經結束,已投入生產,正處于爬坡階段。銀包銅可靠性的驗證方面,公司已與多家銀包銅漿料的供應商進行試產驗證,達到要求后將會批量使用銀包銅技術。
對于銀包銅的比例,金剛玻璃表示,現在試驗的銀包銅比例是50:50。轉換效率略低于全銀的,差距很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可靠性沒有問題,能夠滿足客戶要求。
關于如何看待硅料邊皮切割技術,金剛玻璃稱,邊皮技術可以將硅料的利用率將提高20%以上,變相的降低硅片成本。但邊皮切出的硅片生產出的電池轉化效率可能會略低,主要是硅料的拉晶工藝造成的邊片切出的硅片質量沒有芯部切出的好。
電鍍銅技術路徑方面,金剛玻璃透露,銀包銅是一種省銀化的技術,但是電鍍銅是一種接近無銀化的技術,電鍍銅的使用將會是徹底性的革命,是未來的一種趨勢,但現階段存在許多問題未解決,進入市場化的量產還需要時間。
投資者提問,如果硅料價格下降,那么采用薄片化降低成本的效果就不理想了,如何保證HJT的優勢?對此,金剛玻璃回復,硅料價格下降首先受影響的是上游硅料廠商,相應的硅片價格也會隨之下降,薄片化降本的效果也將打折扣,但是異質結降本措施并不僅僅只有薄片化,還有漿料。HJT相對于PERC而言最主要的優勢在于更高的轉換效率。
此外,金剛玻璃稱,目前公司生產的異質結組件功率在70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