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3月,美國游戲公司Roblox頭頂“元宇宙第一股”的光環成功上市,沉寂多年的元宇宙概念再次席卷了資本世界。
招股書里,Roblox給元宇宙產品定義了8個屬性: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隨地、經濟系統和文明,對應著現代生活的各個核心要素。
虛擬世界和現實的耦合不斷加快,種種跡象顯示著,元宇宙就要來了。

9月,科幻作家陳楸帆對媒體表示,現在我們距離元宇宙世界最大的距離是多元化這個點。在技術上,這就要求包括區塊鏈加密、AI技術、感官模擬、實時渲染、三維建模等等所有技術都有一個量級以上的突破,才能夠實現我們真正想象中的元宇宙的世界。
潮水再次涌動,沿著一條指向開放互聯的溝渠流淌至未來時空。
在元宇宙到來之前,區塊鏈、VR/AR以及物聯網等技術缺一不可,這意味著一個以更為龐大的消費電子市場正在醞釀。隨著生活中的各個場景被智能終端串聯,除了作為基建的網絡技術外,同樣不可或缺的,還有“入口”。
資本瘋狂涌入元宇宙下游標的,蟄伏在行業中上游的供應商們迎來新機會,其中就包括國際領先的高端視窗防護玻璃面板供應商——藍思科技。
10月26日,藍思科技對外披露了2021年三季度報告,期內藍思科技錄得營收125.35億元,同比增長了19.21%;前三季度,藍思科技累計實現營收339.26億元,同比增加30.07%。
持續進化的藍思科技,有何密碼?
高端視窗防護玻璃王者
成立18年,藍思科技從深圳遷至湖南又推開國門走向世界。回看藍思科技的成長歷程,“敢于創新、產品為王”早已成為公司發展的生命線。
故事始于2001年,藍思科技創新地將玻璃屏幕應用至手機之上。隨后,憑借摩托羅拉V3,藍思科技的玻璃屏幕弘揚國際。
緊接著,智能手機時代到來,從3G時代到如今的5G時代,藍思科技發力的玻璃蓋板已經成為終端設備的主流配件。
踏浪而行,藍思科技實現跨越式發展,并不斷隨著智能手機的迭代完成產品條線更新。時至今日,藍思科技已經成長為智能手機玻璃蓋板的領頭羊。
2020年,藍思科技主打的超瓷晶玻璃面板開始大規模運用,發布會上,有客戶用了大筆墨講述這塊玻璃屏幕的特性:兼具了堅固和高透光性能,超越了現有的任何智能手機的玻璃外觀件。
業內的目光聚焦在藍思科技的超瓷晶面板之上,這塊“硬核”的玻璃面板再次出圈。
10月8日,藍思科技在投資者關系平臺上答復了有關最新超瓷晶面板的問題。藍思科技董秘表示,公司將超瓷晶玻璃進行深加工后,制成超瓷晶玻璃蓋板產品進行銷售,目前公司的該類玻璃蓋板產品占據市場主要份額。
用一組事實進一步體現藍思科技在行業內起到的創新引領作用:藍思科技是首次將玻璃屏引入高端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首次將陶瓷、藍寶石材料應用到智能手機和智能可穿戴設備,首次將3D玻璃應用到智能手機的企業……
截至目前,藍思科技已經成為全球顯示和防護玻璃行業產能最大的上市公司,也是全球智能電子防護玻璃領域的技術開創者和引領者。
隨著5G產業標準、基礎設施建設、運營服務等方面日趨完善,藍思科技的傳統業務將迎來新機會。
據信通院統計,今年1至9月,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2.49億部,同比增長10.2%,其中,5G手機出貨量1.83億部,同比增長70.4%,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73.8%。5G手機出貨量激增,為手握華為、小米、oppo、vivo等多家手機巨頭訂單的藍思科技帶來廣闊的長期發展空間。
上市六年,藍思科技完成從零到千億市值巨頭的進化,僅憑傳統業務一枝獨秀還遠遠不夠。
新能源汽車開辟萬億新賽道
2016年的股東大會上,藍思科技董事長提出,“藍思科技會逐漸成為超市一樣的一站式平臺,客戶來了想買什么就都能買得到。”
5年過去,憑借多年在消費電子領域的積累,藍思科技已經搭建起一個橫跨消費電子行業各個領域的綜合性平臺。
三季度,藍思科技實現營收125億元,同比再增兩成。業績持續增長背后,從中小尺寸防護面板到大尺寸汽車玻璃,從智能設備配件到汽車零部件,從細分賽道王者到一站式服務平臺……藍思科技的業務布局正在呈現多面開花的態勢。
諸多業務之中,最具想象力的就是新能源汽車。時代發展往復循環,藍思科技再次站在了一個行業發生顛覆性變革的關口。18年前,名為智能手機;18年后,名為新能源汽車。
資本催化的速度比預期還快,短短幾年時間,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就從PPT上走下,成長為一個萬億級市場。據商務部統計消息,本年度新車銷售方面,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增長,1至9月銷售215.7萬輛,同比增長1.9倍。
下游消費需求迅速釋放,對于藍思科技而言,眼下汽車配件業務發展正當時。
2021年中報里,藍思科技將自身的新能源汽車業務定義為——“為新能源汽車客戶提供一站式汽車電子服務及解決方案”。
目前,藍思科技已經與寶馬、奔馳、大眾、理想、蔚來等知名車企建立合作關系。截至2021年報三季度,藍思科技新能源客戶數量已增加至二十家以上。
具體到實際產品上,據了解,藍思科技圍繞智能駕駛艙及周邊結構件,研發、批量生產了包括車載電子玻璃及組件、車載中控屏(結構與功能零部件及組裝)、儀表盤組件、B柱、車載裝飾件、車身結構件、導航儀等諸多種類產品,
據管理層預計,隨著藍思科技側窗、擋風、天幕等大尺寸玻璃產品及充電樁的創新和技術方案不斷完善,明年整體業務規模會進一步快速提升。
當新能源汽車擁抱智能化時代,小小的座艙空間逐漸被業內人士視為一個新的智能生活場景空間。一個典型的特征是,中控大屏、雙聯屏等車載顯示的面積和總量正在同步增長。
5月的投資者調研活動中,藍思科技直言,汽車電子是公司戰略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公司業務重要的增長點之一,公司正大力發展以智能駕駛艙為核心的智能汽車領域各項業務。
華泰證券研報顯示,車載顯示屏將從2019年的1.3塊/臺增長至2023年的1.9塊/臺,且車載屏幕的尺寸也隨著其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不斷變大,這一趨勢在新能源車上更加明顯,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汽車外觀結構及模組方案(顯示屏及觸摸面板是其主要組成)行業市場規模將由2020年的13億美元增長至2025年的34億美元,CAGR接近20%。
新能源汽車逐鹿高端、智能化,即將徹底引爆手握核心技術的藍思科技。財報顯示,截至上半年,藍思科技包括汽車業務在內的“大尺寸防護玻璃”產品營業收入為30.12億元,同比增長29.35%,占總營收14.08%。
新業務來勢洶洶,藍思科技開始大手筆投入,對各板塊產品業務進行擴產。
工業互聯網賦能垂直整合
對于藍思科技而言,2021年是關鍵一年。
2020年12月,藍思科技成功增發股票募資150億元擴充產能,繼續深耕多產品線。
據了解,其中總投資45.31億元的“長沙(二)園車載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建設項目”達產后將新增車載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3719萬件/年。
除卻新能源汽車方面的業務,2021年,亦是藍思科技實施垂直化戰略元年。
據了解,除了新能源汽車業務外,藍思科技上述定增募資主要用于主要用于投資建設智能穿戴和觸控功能面板建設項目、大尺寸功能面板建設項目、3D觸控功能面板和生產配套設施建設項目、工業互聯網產業應用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分開來看,藍思科技的投資標的多樣,觸及的行業繁多;但將其一一串聯,藍思科技的思路清晰——垂直打通業務的各個模塊,聚沙成塔發力新增長點。
以藍思科技投資30億元用于智能終端設備整機組裝的業務為例。
藍思科技最新的整機組裝業務設在湖南湘潭經濟開發區,建筑面積67萬平方米已經完成多條全流程精益化、自動化和數字化的組裝生產線建設,實現了從物料到成品的廠內全流程AGV。
據了解目前,藍思科技整機組裝業務首條產線已經投產。此外,除了組裝智能手機外,公司也規劃了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汽車電子、智能家具家電等智能終端的組裝業務。至于物流自動化布局,藍思科技自主設計業界領先的智能倉儲已完成硬件建設,已進入系統調試階段。
這意味著,藍思科技初步實現了對行業中下游的業務整合。而幫助藍思科技實現上述目標的秘密之一就是“工業互聯網”。
據了解,藍思科技主研發搭建了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藍思云”。以藍寶石長晶車間為例,目前該車間內上千臺設備的運行狀態,已經全部連線到了云端服務器,相關人員可以從手機APP用戶端,實時查看長晶爐目前的各種運行參數、長晶重量等數據,除了周期性的維護操作外,完全實現了大數據模型的智能化自動生產。
藍寶石長晶車間是藍思科技工業互聯網升級的一個縮影,隨著多個規劃工廠建成落地,藍思科技將進一步擴大產能優勢,并通過垂直整合延續業內局高的毛利潤水平。
歷數現代商業史,站在風口All-in的企業不斷涌現,但能做到張弛有度者寥寥。上市的幾年間,藍思科技不斷擴產,卻又保持著業內居高的現金持有量,巧妙維持著杠桿與規模的平衡。
三季度報告顯示,因主營業務增加以及新產品新技術研發力度加大,報告期內,藍思科技的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分別為27.53億和15.57億元,同比增加了67.43%和51.73%。與此同期,截至報告期末,藍思科技現金及等價物總額共81.76億元,同比增加了22.4%。
播種、耕耘階段相繼完成,藍思科技即將迎來收獲時刻。10月26日,與三季報一同發布的,還有藍思科技的一則股票回購計劃。
據公告,藍思科技擬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其部分已發行的A股股份,用于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本次回購金額區間在3到5億元。
帶著一股子創新的勁頭,藍思科技還在不斷擴張著新業務的邊界。10月8日,藍思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在AR/VR終端產品領域已有技術、產品和客戶的布局,公司主營產品與核心技術在該領域有廣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