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給端嚴控產能和下游需求井噴的雙重影響下,2021年上半年,玻璃市場走出強勢行情。
國內超白玻璃龍頭金晶科技(600586.SH)董事長王剛在14日的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截至目前,公司產線均滿負荷運轉,主要產品盈利能力處于歷史高位。后續公司將在光伏玻璃、節能玻璃方面加大投資規模,馬來西亞項目的光伏組件背板玻璃產線預計將在四季度正式投產。
財務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44億元,同比增長53.5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83億元,同比增長930.52%。
金晶科技是國內超白浮法玻璃的開創者和產品標準的制定者之一,主要產品包括2-25mm多種規格的超白玻璃、汽車玻璃原片、優質浮法玻璃等。其中,超白浮法玻璃產能日熔量2600噸,市占率達21%。此外,光伏玻璃和節能玻璃在公司業務中的占比也在逐漸提升。
公司方面表示,近年來,供給側改革之下,玻璃行業的產能增速放緩,在房地產企業加速竣工及建筑玻璃單位消耗比提升雙重作用下,使得市場對玻璃的需求在上半年集中釋放,玻璃價格也連續創出近年來的新高。
光伏玻璃方面,王剛介紹,在“雙碳”背景下,光伏發電潛力巨大,能源轉型將長期利好光伏玻璃行業,公司于寧夏投資建設的1條600t/d一窯三線光伏輕質面板生產線已點火啟動,受疫情影響延期投產的馬來西亞500t/d薄膜光伏組件背板玻璃產線也將于四季度正式投產。
記者了解到,金晶科技的馬來西亞光伏玻璃項目自2018年開始投建。一期1條500t/d背板玻璃生產線,生產作為薄膜光伏組件的背板玻璃,二期1條500t/d前板玻璃生產線,生產TCO前板玻璃原片,項目建成后預計年均收入8.26億元,總投資收益率達19.56%。
據悉,金晶科技已經與世界最大的薄膜光伏組件生產商美國First Solar公司簽訂了協議,公司馬來西亞生產線將長期為First Solar供貨。
除光伏玻璃之外,節能的鍍膜玻璃是公司另一個主打產品。公司負責人介紹,應用于BIPV領域的550T/D LOW-E鍍膜玻璃生產線已成功點火,目前,公司擁有行業領先的雙銀、三銀鍍膜節能玻璃生產工藝,產品性能完全滿足綠色建筑或零碳建筑的配套玻璃標準要求。
王剛表示,下半年,公司將繼續推進低成本高性能的光伏/光熱玻璃研發進展,同時重點開發光伏建筑一體化配套新產品,并進行基于雙銀/三銀Low-e的建筑節能產品的開發。
對于投資者較為關注的原材料純堿板塊的產銷情況,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2021年純堿預計產量為150萬噸,其中集團內自用比例占30%,其余全部用于外銷。
目前,在供需偏緊的情況下,輕質純堿的市場價格已漲至2500元/噸的歷史高位。分析人士預計,考慮到光伏玻璃的新增產能擬投產量仍比較大,純堿價格預計將會維持在高位,純堿板塊對公司接下來的業績貢獻也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