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玻璃期貨盤面延續前期漲勢,主力合約創出歷史新高2539元/噸。
從玻璃現貨市場來看,方正中期期貨建材高級研究員魏朝明表示,“五一”假期期間國內浮法玻璃價格繼續上調,成交良好。華北地區假期至今多數提漲,部分區域漲幅較大,其中沙河市場價格提漲較多。假期期間,華南地區多數廠家價格上調1—2元/重量箱;華東部分廠家價格小幅上調。
節后首日,山東、江蘇、安徽、浙江多數廠家白玻價格上調1—2元/重量箱不等。華中地區假期期間價格零星調漲,節后首日湖北三峽、億鈞、瀚煜、武漢長利、河南中聯上調1—2元/重量箱不等,洛玻計劃周五漲2元/重量箱。東北地區普遍上漲1—2元/重量箱。
從行業供需態勢看,上游供應增量有限而下游維持剛需補庫,玻璃現貨市場的高景氣度有一定的延續性。
總的來看,短短一年玻璃價格漲幅高達100%,玻璃期價也不斷刷新上市以來新高,如此驚人的漲幅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驅動力?
在此次走訪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運輸的車輛雖然不少,但車上的玻璃卻十分有限,有些甚至只裝了不到一半就走了,這和昔日旺季時排隊拉貨的熱鬧場景相差甚遠,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據了解,不是因為運輸車不愿意拉貨,而是因為廠家的玻璃庫存太少了。目前沙河玻璃企業庫存普遍位于歷史低位,有些廠家“零庫存”狀態已持續了數月。在走訪中看到,不少玻璃廠偌大的倉庫內堆放著滿滿的空架子,整個廠庫“空空如也”。
今年春節以來,玻璃廠產銷比超過了100%,有些甚至達到了180%。如此之高的產銷比也讓不少玻璃廠感受到了難得一遇的“好日子”。
“作為玻璃行業的從業人員,今年以來的市場情況確實是我入行十幾年來很少見的。”沙河長城玻璃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往年整個玻璃行業有淡旺季之分,但是今年從年后到目前,一直給人感覺市場銷量很火爆,整個產銷情況都很好,看不到以往的淡季跡象。
對此,河北正大玻璃有限公司銷售部長牛利杰表示,春節后到現在,在原片玻璃市場,中間貿易商、下游加工廠整體采購積極性都比較高,下游市場對玻璃原片的需求不斷增加。從廠家來看,和以往同時期相比,今年一直維持在‘零庫存’狀態,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下游加工廠對玻璃原片的需求還是比較好的。
同樣,作為玻璃廠商,望美實業集團期貨部負責人霍東凱也有著較深的感受。對現在市場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庫存一直在降,貿易商拉貨的熱情高漲,根據我們對市場下游終端的調研,終端客戶的訂單也一直持續增長。
年初到目前為止,整個玻璃產業鏈開啟了漲價模式,廠家漲價、貿易商漲價,加工廠漲價……
此次來沙河,也進一步了解了玻璃產業漲價的依據和節奏。
對于今年以來玻璃廠的連續漲價,霍東凱解釋說,作為廠商,對價格的調節最主要是看市場的需求情況以及企業自身庫存的情況。我們會根據每一日的產銷率情況,來判斷下游訂單的情況,在每日產銷率持續向好、企業自身庫存持續下降的時候,就會做出相應的價格調整。此外,也會參考市場對玻璃抬價的情況,市場價格持續走高的話,我們也會調整出廠價格。
“水漲船高,整個鏈條會把原片的漲價疊加上去,畢竟每個環節掙的只是加工費。”杭州冀正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侯曉培表示,貿易商賺的一直是穩定的收益——固定的加工費。原片漲價,貿易商采購回來,加上很少的利潤,掙一個辛苦錢,然后鋼化再加上一些利潤傳導下去。目前來看,此輪玻璃行情漲價,產業鏈價格傳導上沒有太大問題。
“我了解的所有建材品種當中,玻璃是唯一一個沒有替代品的品種。下游如果不接受,就沒有貨可用。”上述相關負責人表示,玻璃廠漲價主要也是根據市場的銷售情況,生產成本來決定。對于高價,下游有時也會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
綜上,短期來看,‘五一’假期期間廠家出貨將受道路物流困難及下游部分廠家放假需求放緩兩方面影響,出現階段性去化放緩,可能成為重要的利空因素,同時梅雨季節到來導致華東地區需求下滑等因素在高價區間或得以凸顯,需保持警惕。建議投資者謹慎參與,避免追高。